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应用效果观察
明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明浩 ,. 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应用效果观察[J]. 诊断医学,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097.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3例肺结核致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超声检查,观察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63例均为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包括91例单纯胸腔积液,32例包裹性积液,8例胸腔积脓,19例胸膜粘连,13例患者病灶靠近胸壁,14例液气胸。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肺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不同类型病例影像学表现具有差异性与典型性,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肺结核胸腔积液诊断
DOI:10.12721/ccn.2021.157097
基金资助:项目:泰州市人民医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ZL201820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后导致的渗出性胸腔积液[1]。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胸腔少量积液与胸膜增厚等特征,正确判断干性胸膜炎、脓胸及包裹性积液等症状,是目前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2]。本研究以我院163例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情况作为依据,探讨超声检查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3例肺结核致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抗结核治疗、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等确诊断肺结核性胸腔积液。男92例,女71例,年龄1-59岁,平均(17.94±10.28)岁。

1.2 方法

采用GE VIVID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取常规坐位,背对检查医生,沿患者肋间自上向上进行纵向或斜向检查,扫描时探头声束尽量保持垂直进入到患者皮肤中,观察胸腔内是否有胸水、分布范围、透声情况、胸膜粘连与增厚情况、肺移动及胸水内部肺不张、肺实变情况等。结合患者具体检查情况采用高频探头检查胸膜增厚、胸壁包块等情况,注意探查靠近胸壁是否存在肺部病灶。

2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63例均为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包括:

91例单纯胸腔积液:超声检查显示43例患者胸腔有少量积液,仅于肺底部、肋膈角或一肋间隙可见少量积液。48例患者胸腔有大量胸水,胸腔内有大片无回声区,并伴有少量光点状回声,边缘有锐利的不完全肺膨胀影。45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膈肌回声带均有向下移位现象,心脏回声显示向健侧发生移位。

32例包裹性积液:胸腔内有片状液性暗区,区域内有粗大的高密度光点回声或纤维分隔光带,胸膜增厚0.3—0.6cm。21例后期患者有胸腔积液区域有大片低回声区,11例患者病变部位在肺底部,9例在胸壁,8例位于纵膈内,4例位于肺叶之间,为大量胸腔积液局限化导致病变范围出现局限性。

8例胸腔积脓:胸腔上部有稀疏弱回声或无回声区,积液平面下有不均匀低中回声区。患者身体移向一侧后,胸腔内会出现小片状暗区,其中分布大量网状纤维分隔光带回声区或絮状增强回声区,胸水呈现多房性网络状,少量暗区有粗大光点回声漂浮。胸膜增厚≥1.0cm,肺活动度低,随呼吸活动移动速度逐渐降低。

19例胸膜粘连:11例患者胸膜粘连较轻,胸膜炎病程较短,8例患者胸膜粘连较为严重,胸膜炎病程较长,随着病程的增加,胸膜粘连程度逐渐加剧。胸膜显著增厚,膈面与肺询问膈胸膜粘连较多,有多个较强回声带,呈蜂窝状分隔,粘连处基底较宽,回声有较大增强。肺活动度很低,呼吸时也未出现较明显的移动。

13例患者病灶靠近胸壁:11例胸膜原发性病灶,2例与胸膜距离较近的肺内病灶,且肺内病灶有肺气全反射现象,极少能观察到。超声显示为不规则性团状、片状较强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区内有少量不规则性强光斑回声,6例后期患者伴随有声尾,13例患者病灶周边均出现肺气反射回声。

14例液气胸:胸腔中同时存在液体与空气,上部为空气,下部为积液,膈肌邻近处胸腔积液显示为无回声区,头侧邻近胸腔积液则显示为高强度气体回声区,6例患者有边缘锐利的不完全肺膨胀造成的肺不张影。

3讨论

正常情况下,胸腔积液能够从胸膜壁层毛细血管中渗出,经由胸膜淋巴系统与毛细血管末端再吸收后进行回收,确保胸腔内液体总量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少量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润滑呼吸时的胸膜脏壁层,当患者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病变时,会影响胸膜正常运动时的动态平衡性,进而改变胸膜液体渗出速率,使膜腔内液体出现吸收速率过慢或渗出量过多的问题,最终导致胸腔积液[3]。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诊断上具有较高特异度与灵敏度,能够测量积液深度与积液量。超声检查无法分辨漏出液与渗出液,但能准确判断积液透声情况、分隔包裹情况等,并探查周边脏器病变情况,以分析胸腔积液致病原因[4]

超声扫描时,患者取坐位,手抱于胸前,探头沿肩胛线、胸腔积液侧肋间隙腑后线给予十字交叉定位,能够准确进行穿刺定位,并显示进针方向与深度,通过低频与高频探头的轮番搜查,能够确定胸腔内无回声区是否有纤维光带,使后续治疗有明确依据[5]。超声检查能够引导医生从原发性胸膜病灶、周围性肺癌病灶中准确获取组织标本,以便于病理活检,并准确避开肺泡组织与血管,防止出现气胸与血胸。在检查时,通过对相应脏器的搜查,能够分析肝脓肿、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等脏器疾病引发的胸腔积液,为定性诊断提供准确依据[6]。本研究显示,本组患者超声检查准确率达100%,各症状图像显示具有特异性,对后续定性、定量、定位诊断与治疗有显著的作用。

综上分析,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肺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不同类型病例影像学表现具有差异性与典型性,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惠民,赵顺英.儿童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3):174-177.

[2]裴宇,章岚岚,张文智,等.超声在儿童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1):997-999.

[3]刘淑华.超声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11-112.

[4]龙凤琳,龙婷.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诊断中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153-154.

[5]李娅娜.超声在结核性胸膜炎诊疗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68-4369.

[6]韩立清,张洁.超声检查在肺结核致胸腔积液90例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1):109-1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