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只有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切实可行地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才可以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整合在一起,促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挑战,继续努力,不断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主题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意义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
教育的目标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现在的分科教学忽略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使原本独立的学科知识形成一个个知识的片段。初中生对实际生活缺少立体的认知,无法实现全面发展。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不同学科知识内容之间的交叉性是教师改革创新的源泉,应用多种学科的教学理念和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初中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表现,是培育初中生综合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超越了学科的界限,融合了学生、社会、家庭、学科之间的需求进而形成的研究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技能活动,将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科知识构建内在联系,在学科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所以,在拓展初中生知识面、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解决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单一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历史的特点要求我们树立跨学科的理念,博览群书,从不同方面剖析历史,既完善自己,又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理解历史的宽度和深度日益提升。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
现在实行的分科教学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知识的标准化,忽略了社会的烦琐复杂,几乎没有运用突破性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历史问题,比较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和综合性的问题,不是依靠单一的文化学科就可以解决的,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相互结合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讲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战争中要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的时候,倘若仅仅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有利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问题是不全面的,需要结合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的方式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并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新课标背景下,多元化的发展可以使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供创新的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培育高端、综合型的应用人才,是现在社会的新需求。按照历史新课标的需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教师要运用社会红色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真情实景的大课堂中,提高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学习各个学科知识内容的兴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学习场所的变化,有助于初中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有效推进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效。
二、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的预期目标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最终要看预期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是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结束以后,使掌握和理解的历史知识内容在自身的行为中得以实现。历史教师设置教学预期的目标时应有所依据。首先,教师要依照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运用哪些实践技能,树立怎样的正确价值观,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次,历史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征、知识的层次以及实际需求,如学习基础的高低、兴趣爱好的差异、实际能力的发展水平等。并可以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尽量促使初中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最后,历史教师设定的预期目标必须清晰明确,有界定性、理解性以及可检验性。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运用到的教学模式,都取决于教学预期结果的界定。历史教师只有确定了教学预期的目标,才知道开展哪些实践教学活动、运用什么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如何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此才能有章可循、有依有据。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更专注于教学预期的内容、方式和结果。
(二)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资料库
目前,初中跨学科建设中融合各个学科的资源比较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对历史教师现有的知识点和课程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设,不仅要求学科自身知识的整合,还要突出历史教师价值的判断和自主建设知识的能力。历史教师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将整合的知识和具体的教学场景相结合。在实现两个以上的知识构建时,需要历史教学判断各个学科整合的目标是什么?整合哪些知识内容?需要运用哪些课堂教学的模式?等等。在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和知识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结合初中生的现实生活,进一步说明跨学科学习具有广泛的特性。历史教师在进行跨学科知识内容整合时,要关注社会的时事热点,对当今社会时事热点事件保持敏感,以便准确抓住社会现实的问题,进一步落实跨学科的主题研究。同时,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初中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方式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现在教学基础性的课程都是单科的教学,因此传授的都是和本学科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点都是单一化的。在新课标背景下,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一个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比单一化的学科知识,注重提升初中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使初中生构建知识结构,促使所有学科知识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促进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全面化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以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效体现着新课改的超前性、预见性、科学性、实践性,有助于培育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目前,历史教师要走出单学科固化的认知,提升对跨学科教学的认知能力,形成综合的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戴炜栋,胡壮麟,王初明,李宇明,文秋芳,黄国文,王文斌.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J].外语界,2020(04):2-9+27.
[2]张恩德.中学历史课程与物理课程的整合研究:目标、内容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4):87-89.
[3]朱永文.历史教学实施民俗文化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9(2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