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建筑融入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林晓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晓宇,. 红色文化建筑融入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研究[J]. 中国土木工程,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7.
摘要:
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因为思政方面知识匮乏、缺少对思政类课程的重视和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结合不足导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学校可以以红色文化建筑为媒介,在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专业特色,将红色文化建筑融入到党史教育中,串联起党在历史发展中重大事件,以此讲述中国近现代苦难辉煌的历史进程,讲述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创新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党史学习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红色文化建筑土木建筑类专业党史学习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027
基金资助: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党史,就是学习党走过的路,学习党成立一百多年来的智慧历程,心血结晶。了解过去党在建国以后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党带领人民在艰苦环境中所做出的大无畏的牺牲与贡献,领会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顽强拼搏精神,并能够将这种精神融入贯彻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去。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城市的历史最直观地反映在建筑上,同时建筑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映现了具有差异性的建筑文化,也是时代集体记忆的遗存。

一、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痛点分析

1.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思政方面知识匮乏

部分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具有较深的工科背景,但在人文思政方面较为缺乏,对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使用理论讲解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就将可能会变成单纯的理论灌输。

2.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缺少对思政类课程的重视

部分学生出于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现实性需求,往往将与土木建筑职业技能相联系的专业课知识学习放在核心地位,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将他们认为与实用性联系不大的党史教育搁置一边,甚至视而不见,阻碍自身全面发展的道路,不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

3.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结合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土建类专业学生选择此专业大部分是因为个人兴趣。部分党史学习活动与专业无关,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不积极。

二、红色文化建筑的特征及价值

一百年斗转星移,一百年砥砺前行。在过去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批红色优秀建筑。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在党史的进程中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为我们留住记忆,从五四运动中的北大红楼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时间跨越建党百年历史,串联起了波澜壮阔的党的成长之路。

三、红色文化建筑融入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方法

3.1红色文化建筑经典案例研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传承红色文化建筑,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策源地的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中共一大举办地的南湖游船,遵义会议会址,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发生地瓦窑堡,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共七大的发生地延安中央大礼堂,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发生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中共代表团南京办公地点梅园新村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宣布地天安门观礼台,抗美援朝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新中国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深圳国贸大厦,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地鸟巢,人民大会堂,井冈山大仓村讲习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红色文化建筑经典案例。在红色文化建筑经典案例中,了解红色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100年伟大的奋斗历程。

3.2立足红色文化建筑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3.2.1书法比赛写党史

仿宋字 练习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可结合专业技能,组织 红色文化建筑“仿宋字”书写比赛,主参赛作品围绕建党百年中的红色建筑这一主题,参赛同学以笔代言,以纸为媒,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回顾党的伟大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国汉字文化,展现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2.2绘图比赛画党史

手绘图纸和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制图是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必备技能,通过绘制一个又一个红色文化建筑案例的效果图、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让学生不仅精进了绘图技巧,更领略到了这些红色文化建筑所承载的红色记忆,更好地把红色建筑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学生党史学习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让我们更真实地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百年初心和百年荣光。

3.2.3技能比赛现党史

利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3D设计软件SketchUp或者3D造型软件Rhino给红色文化建筑建模,再利用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Adobe Indesign 进行后期加工,做成党史学习教育文创产品。不仅锻炼了学生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更激发出学生当时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令党史学习教育更加贴合专业实际。

3.3打造红色文化建筑主题的走廊文化空间

走廊文化空间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能体现学院专业特色,又能彰显处学院的文化内涵。本着立足专业,创新党史学习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设计理念,将红色文化建筑融入学院文化墙的设计,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

四、结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际,其艰苦奋斗的历程就是一部红色革命史,这种红色精神值得当代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与永记,而建党以来现存的许多建筑都能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红色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将研究红色文化建筑相关理论和党史教育的方法引入到对土建类专业学生的特色教育研究中,以红色文化建筑为缩影,进一步扩展学生党史教育的外延和内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1] 韩卫红,李翠翠.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浅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2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