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当前新课程的改革步伐不断深入,针对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被提上了日程,
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日益关注的话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念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物理思维、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思维和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掌握好这些对学生长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部分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上,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多学生都很难真正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也不高。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目前物理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很难养成,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新课改更加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一定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还处于一个比较喜欢玩闹的年纪,从思维模式上来看,他们的思维也比较活跃,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持他们的探索欲,所以说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就没有办法进行大。反反复复地跨度教学,在这时教师就要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帮助学生能有效地认识到物质发展的规律,并且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从易到难,采取一个层层寄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个质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科,提高自身的认知。而且在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知识难度是递增的,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方面也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体验性原则
基于核心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一定要遵循体验性原则。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更加推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中也更加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所以说在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能够构建起一个物理知识体系,把握物理学习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把握着课堂的主体性,所以说他们就能够把课堂当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教师需要做的,只是为学生提供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探索平台,让他们能够把实践活动当中总结的知识融入到生活里,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并且提高自己对于物理学科的探索欲望。
三、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关注核心概念,培养物理观念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想要做好核心素养教育,那么就要明确物理核心概念,让学生对物理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但是这也给了教师一个机会,可以趁学生在观念尚未成熟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物理理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入到物理学科当中,并且培养出自己的物理核心素养,并且做好相应的基础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物理,了解物理的概念。在评价事物时,学生也就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出发,对所遇到的事情进行评价,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解决实际生活当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引入一些物理理念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教师在有关速度这一物理量的核心概念教学当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建立起有关速度的物理理念,明确到底是什么是速度,并且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能够把握速度的具体理念,以及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并且引用到实际问题里。
(二)保证教学活动具备针对性,把握教学重点
物理是一门科学,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加上初中生接触物理的时间比较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着极大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找准着眼点,高度重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时候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物理知识水平、擅长点等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保证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浮力”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什么是浮力、什么是重力、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联性等,让学生做到深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单纯采取讲解的形式,学生肯定很难理解并兴趣不大,如果换种方式,比如以实物或实事作比较就能更容易理解。教师可以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的《曹冲称象》一文来讲解,或者直接在教学过程中用实物进行演示,拿一盆水,水里放一小板子,再加一些重物,还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动手,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计教学实验,培养探究素养
物理学科作为一个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能够理解更加高级的物理知识。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贸然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会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内化物理知识,然后再融入到实验当中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例如在学习透镜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它引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相机里,让学生先初步掌握照相机的方法,然后再带领学生去探究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教师作为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照相机检验模型,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透镜的成像原理。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将实验当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模型都要事先准备好,并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已经成了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核心素养强调了教育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物理知识与规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华景天.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探寻[J].科学咨询,2021(15):2.
[2]张双红.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以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