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研究
段玉琼 尹晓梅 刘卫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段玉琼 尹晓梅 刘卫玲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研究[J]. 诊断医学,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1.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颅内动脉狭窄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90名因脑梗死而住院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和 CT血管造影术进行比较。对各组间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前循环动脉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 DSA检查结果相比,两组在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方面均与正常组相近,P>0.05;结论:DSA作为临床上一种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可以很好的说明 TCD与 CTA在诊断脑梗塞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价格也比较低廉,更适合广大的人群使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脑梗塞血管狭窄
DOI:10.12721/ccn.2022.157021
基金资助: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中风的统称,它是由于脑血液的供给不足而引起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的坏死或者脑软化,其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和血栓[1]。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塞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获得了患者的同意和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后,我们选择了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住院的90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46名,女性44名,年龄范围从44~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13±2.34岁,病程为10~1.2年,平均病程为0.72±0.53年;其中,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虹吸段(SCA)、大脑中动脉(MCA)。所有患者的总体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2.1应用 TCD诊断前循环动脉狭窄的诊断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是陶志伟于2016年发表在《脑卒中预防与治疗》。

1.2.2超声检查方法

90名脑梗死患者接受德力凯经颅多普勒血流仪,在开始3天内,患者未服用扩张血管药物,在安静状态下,采用2 MHz的探针。检测 MCA, ACA和 SCA。在 CTA检查前,需要6-8小时禁食,在检查前清理肠道,进行碘过敏测试和仪器检测。

1.3统计分析

测量数据采用(1.png)的格式,采用 t检验,统计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两者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血管前循环的测定

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前循环动脉中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表1 检测前循环动脉数据统计

11.png

2.2各小组之间的对比

与 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均与正常组相近, 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的精确度、特异度和敏感性对比

12.png

3.讨论

脑梗死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这是因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脑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命和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它可以出现在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任意位置,从而导致脑梗塞的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狭窄[2]

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主要的检查方法,它是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直接记录血管内的血流信号,直接反映出血管的血流参数。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查,将显影剂注射到血管中, X线片是不能穿透的,而血管造影则是通过 X线片来确诊的。脑卒中是由于颅内动脉狭窄,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脑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的昏厥;口、眼不正;智力障碍、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等都会对病人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影响[3]。脑卒中主要有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脑病四大类;缺血性卒中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本病主要发生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而目前临床上已有文献报道,其主要危险因子为颅内动脉狭窄。而动脉硬化则是导致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原因,其病死率在80%左右。所以,在缺血性中风中,必须加强预防。脑动脉狭窄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严重损害了人体的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而在临床上,这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在临床上, TCD是一种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和鉴别,如果无法确诊,则要通过 DSA来确诊[4]

目前,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冠状动脉造影;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和 MRI进行检查。DSA是诊断血管阻塞和狭窄的“金标准”,但 CTA是一种非介入性的血管造影技术,它能准确地评估侧支循环的状态、程度和部位, CTA和 DSA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在90%以上。TCD是一种用于检查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非侵入性技术,它可以通过声频、血流方向、频谱形态、血流速度特征等来判断脑动脉的缺血、痉挛、狭窄等病变的情况。

此项研究证实,两种方法在前循环动脉中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与 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均与正常组相近, P>0.05。

结论: TCD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增加颅内动脉狭窄的阳性率,减少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能保证手术的精确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推广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丹,冯建钜.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21,29(03):369-372.

[2]邓魏敏,赵伟强,王文婷.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6):102-103.

[3]姜海艳.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02):132-134.

[4]袁富玲,揣兰香.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6):27+1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