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螺旋CT技术在诊断肠梗阻方面的准确性分析
辜淑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辜淑霞,. 应用螺旋CT技术在诊断肠梗阻方面的准确性分析[J]. 诊断医学,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35.
摘要:
目的:探究螺旋CT技术在诊断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分析。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肠梗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螺旋CT检查及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对比梗阻部位及梗阻类型的诊断检出率。结果:58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共检出54例,准确率为93.1%,同时螺旋CT检查梗阻类型、部位的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应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有效提升了诊断准确性,同时可以对患者梗阻类型、梗阻位置予以判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螺旋CT技术肠梗阻准确性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035
基金资助: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肠内容物运行受阻、肠道黏连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排泄障碍等,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进程快,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时危机患者生命安全。X线片是临床常用诊断手段,但该检查方式极易受肠道血运及梗阻位置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漏诊现象[1]。采取螺旋CT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梗阻肠管,同时对梗阻与周围肠系膜等组织的关系予以反映,从而有效判断病情及病因,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有效依据。为探究螺旋CT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肠梗阻患者58例展开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时段及对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我院的肠梗阻患者58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28:20;年龄值域区间35-79岁,均龄(58.32±5.2)岁;病程1.5-6d,均值(3.25±1.17)d。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均经手术确诊,患者均存在腹部肿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3)患者知晓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书面协议。

1.2方法

X线检查:选择选择美国CE-DR 数字X线拍片机,指导患者采取平卧或站立位,进行常规腹部X线平面检查,从患者膈顶部位检查至耻骨联合处,观察腹内积液及梗阻气体象征。

螺旋CT检查,选择西门子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为膈顶部位检查至耻骨联合处,设置层厚为5mm、层距0.8mm,管电流设置为240-280mA、电压设置为120-140kV、旋转时间0.6ds,指导患者检查前5h左右禁食,0.5h前口服温水500-800ml,重建间隔5mm、床移动速度10mm/s,使胃肠道保持充盈,采用仰卧式体位,注射1.5%的泛影葡胺溶液,直达患者采取平卧位,以正确的方式屏气,吸气过程中进行腹部扫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肘静脉高压注射80-100ml非离子对比剂碘必乐设置,注射速度为3-4ml/s、时间为20-30s,然后上传图像信息,建立多角度、多平面图像[2]

1.3关注指标

由两名以上高年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及对疾病类型及部位诊断检出率[3]

1.4统计学分析

分别使用()和(n)、(%)录入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45.0软件中进行T值和X²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差异。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

58例患者均经手术检查确诊,准确率100%。经X线片,检出46例,准确率为79.31%,经螺旋CT检查共检出54例,准确率为93.1%,针对肠梗阻患者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

2.2梗阻类型的检出率

经手术检查58例患者梗阻类型为:单纯型25例、动力型18例、绞窄型15例,经螺旋CT检查梗阻类型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对梗阻类型的检出率对比[n/%]

41.png

2.3梗阻部位的检出率

经手术检查58例患者梗阻类部位小肠梗阻37例、结肠梗阻23例,经螺旋CT检查梗阻部位的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梗阻类型的检出率对比[n/%]

42.png

3.讨论

肠梗阻患者如未给予及时治疗将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机体水电解质异常、肠管坏死等不良后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早期诊断与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及梗阻部位,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对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4]

腹部X线片为临床常用检查方式,其具有操作便捷、价格低等优势,但在临床实际应用后容易受到曝光条件、腹部解剖结构、患者体位、肠内容物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螺旋CT其具有分辨率高、清晰度佳、扫描范围大等优势,可将腹腔积液及积气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准确辨别病灶解剖结构,从而明确反应出梗阻的类型及部位,同时在检查中取平卧位,舒适度更好,但受到操作难度及价格的限制[5]。本次研究结果:58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共检出54例,准确率为93.1%;同时经螺旋CT检查梗阻类型、部位的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可见相比X线片,螺旋CT技术在肠梗阻方面的诊断效能更好。

综上,肠梗阻患者采用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可对梗阻类型及部位进行准确判定,便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江宗宗.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237-238.

[2]徐爱民.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单纯CT平扫诊断小肠梗阻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04):418-420.

[3]妥建国.多层螺旋CT与X线摄片诊断老年肠梗阻的对比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8):24-26.

[4]李后广.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26+129.

[5]张月强,梁天齐,张世贵.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X线的应用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4):28-29.

作者简介:

姓名:辜淑霞 ,1982  年 09  月生 ,籍贯:四川泸州 ,性别 : 女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 主治医师   职务,研究方向:  放射医学    邮编:   644200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医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