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多是因为脑出血压迫脑组织以及脑梗塞,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脑出血引起偏瘫的原因包括如下:(1)脑出血量较大压迫脑组织后引起偏瘫。(2)脑出血发生于功能区域,如运动功能区域、基底节、脑干等处会引起肢体的偏瘫。脑梗塞亦可引起偏瘫发生,具体原因包括如下:(1)大面积脑梗塞会引起脑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导致肢体的偏瘫。(2)功能区域的脑梗塞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偏瘫,如基底节梗塞会引起偏瘫,脑干不同位置的梗塞会引起交叉瘫、四肢瘫等不同的症状。。
2症状
脑卒中偏瘫可伴随一侧上下肢瘫痪,也能伴随同侧中枢性面神经跟舌神经的麻痹,表现为口角偏斜、鼻唇沟浅、面部麻木等症状,少数患者可伴随声音嘶哑、吞咽功能的障碍、饮水呛咳、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上肢不能拿东西抬高,下肢不能抬高或行走。患者还可能出现肺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造成、压疮等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主动排痰能力减弱,易导致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活动不灵活、肌肉废用性萎缩。
3针灸
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有明显的效果,患者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期。发生脑卒中之后,如果处在急性期,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可以降低后遗症和致残率。主要针灸的穴位是人中穴、涌泉穴、风府穴、内关穴、百会穴,这些穴位具有通经络、醒脑开窍的作用。如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可将内关穴、沟穴刺入,醒脑开窍。卒中后遗症中,上肢可选用针灸合谷穴、太冲、手三里、手五里、青灵穴等穴位,下肢可选用梁丘穴、血海、足三里、上巨虚穴、绝骨穴等穴位。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故在临床上需对中风后遗症进行辨证治疗。
(2)痉挛期。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如果正处在痉挛期,可以采取调节阴阳针灸方式来进行治疗,主要是使用透刺疗法,最常应用的穴位是血海穴、三阴交穴、外观穴、阳西穴。
(3)稳定期。稳定期的患者主要是采取补气血、强筋骨的穴位来进行治疗,首选的上肢穴位是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下肢选择穴位是足三里穴、玄中穴。每次进行针刺穴位取穴不易过多,可轮流使用,一般选1-2个主穴位,再配合若干配穴位,每日进行1次,7-10天为1个疗程,之后让患者休息5-7天。
(4)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一般取患侧穴位,现在一般配合头穴丛刺,在针刺之后加电针,用疏密波进行治疗,刺激患者肌力恢复;痉挛期一般不用电针,用拮抗剂来对抗痉挛状态,来恢复对侧的肌力,减轻肌张力增高的状态,来恢复伸肌和屈肌的肌力;而稳定期,取患侧的穴位和头穴丛刺,而且因状态不同,可以用电针,也可以不用电针,因人而异,主要看患者的恢复状态。一般来说,针刺的时候都需要患者家属、患者进行配合,看患者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因为有一些晕针、出血,或者一些留针的状态,都需要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随时跟治疗师或者针灸师沟通。
4总结
现在不少人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这样就会导致脑中风疾病的发生,生活中患上脑中风的人是相当的多了,有不少的原因都会导致脑中风疾病的发生,除了一些老年疾病之外,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脑中风的发生,患者发生脑卒中之后,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生活方面也要做护理措施,首先要多吃有利病情恢复的食物,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另外等到病情稳定时,可以多进行康复锻炼。针灸治疗能够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而在中医中认为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气血逆乱、脏腑阴阳失调而引起,因此使用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改善由于脑卒中而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