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建设高效课堂这一教学思想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这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在当前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特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变得更为多样化,让教学内容更为充实,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原有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是顺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上,从单纯地强调考试技能,到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建构有效班级,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首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更好地识别出教育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与研究,从而达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善,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新技术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引进新的方式,来取代以往单调的授课方式。以“知”、“乐”为中心,以“教”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思维与科学探索,使学生能自觉地掌握所学的理论性知识。
第三,有效课堂更加关注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传统的教育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则是基于“知与行”,在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学习流程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小组学习,促进互助合作
在课堂上,老师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独立探索、互相协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适当的组合,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作业问题进行分组,以学生自身的探索为依据,通过合作学习,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执行计划,并最终实现对所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教学《动画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欣赏《猴王出世》和《农夫与蛇》等动漫,熟悉动画的基础特性,并能熟练地完成剧情脚本的创作,角色形象的塑造、场景的建立、最后的后期制作。在动画的制作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适当的分配,喜爱写作的学生,可以根据主题的内容来创造剧情,来实现对分镜头故事脚本设计。另一些同学则喜爱音乐,因为他们能按照剧本来表现情感,选用各种背景音乐的节拍,使影片的内容与背景音乐相协调。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引导、启发、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保证同学们的互助合作活动能够平稳地进行,与以前孤立的、消极的教学方式相比,新课标下老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1]。
(二)情境创设,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保证初中学生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和运用相互结合的方式,是建立高效的课堂的一条可行途径。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必须以初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规则为设定有效的教学情景。其次,要对初中的课本和课程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选取出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的重点、理论性的点,从而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同时,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在教育进程中,将自己的指导作用充分地利用起来,全方位地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键盘和鼠标的使用”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视听气氛、提问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老师可以通过给孩子们展示“键盘应用”、“鼠标应用”等有关的照片、录像,使他们对“使用键盘、鼠标”这一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使用特点。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鼠标、键盘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性”,当学生真正地进入到高效的学习环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深层次的学习中去。在进行“信息技术理论”的有关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将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创造出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们能够透过情境、影音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效的学习[2]。
(三)立足生活实践,深化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也变得更加紧密,所以,老师都要对学生素质进行有效引导。新课程标准中有对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积累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与技巧。例如,在学习《信息安全》的时候,老师可以问一个问题:“大家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不安全的事情?”或者让学生分享一件自己在使用网络时候遇到不正常的现象,老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这实际上也是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的表现。通过介绍引导同学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危害,可以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地预防。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观念,增强自我防护的观念,建立网络沟通的安全性观念,知道如何辨识网络信息的圈套。在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指导下,生活化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使同学们对网络的优点和缺点有了真正的了解,对信息技术这一柄“双刃剑”有了更合理的使用。
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学生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探讨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问题,提出多种途径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工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丹丹.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读写算,2021(25):3-4.
[2]安宁.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的应用[J].读写算,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