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及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架空输电线路“三跨”区段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三跨”运行管理,公司从多部门多环节协同管治,建立了多环节闭环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跨”的项目可研,线路设计、交接验收,巡视维护,技术改造等各个阶段的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新建线路设计建设严把质量关,从源头减少三跨数量和提高必要“三跨”区段内线路设备本体的工艺水平;在运线路“三跨”区段,高频率高质量巡检和监测,实时信息采集和状态评价,及时有效的缺陷隐患治理。促使“三跨”区段输电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全面了提升“三跨”区段的专业管理水平。
2主要做法
(1)多环节把关,源头监管确保“三跨”区域内线路设备质量
在架空输电线路建设初期,项目可研、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各级运检(管理)部门介入线路工程,减少“三跨”数量和强化“三跨”施工工艺和质量。一是在线路规划期间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免对现有或规划中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电通道的跨越,减少“三跨”点的数量;二是在设计阶段对于不可避免的跨越区域,应提高线路设计标准,提高预留安全裕度;三是在施工和验收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监督和验收。从设计源头监管“三跨”区段线路设备的安全质量水平,从而降低后期的运维成本和难度,减少了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提高“三跨”区域内设备运行的安全水平。
(2)精细化巡检,做好“三跨”区域内线路设备状态巡视
在运线路的“三跨”区段,及时完善设备台账。积极运用红外成像仪结合气象情况和负荷情况检测相关金具的温度,充分利用X光探伤等先进技术对线路压接点进行检查;适时开展夜间巡视,检查有无严重电晕或异常放电现象;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协同地面人工巡视,对三跨区段的线路设备进行精细巡检,全面准确掌握三跨区段的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三跨”区段内设备的基础信息和运行状态数据为依据,及时开展状态评价工作。结合状态评价结果和运维维人员掌握的现场运行情况及时开展状态检修。
(3)差异化治理,做好“三跨”区域内线路设备缺陷和隐患的闭环管理
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和不过修不欠修的差异化治理理念,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及时对线路设备的缺陷和隐患进行处理,加强线路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三跨”区域内线路设备运维和治理的闭环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确保不影响被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电通道及线路安全运行,不发生因“重要交跨”导致发生影响较大的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事件。
3架空线路“三跨”运维措施
3.1运维管理
(1)“三跨”巡视采用状态巡视方式,巡视周期不超过1个月,退运线路“三跨”应视为在运线路开展工作。
(2)重冰区、易舞区在覆冰期间巡视周期一般为2-3天;地质灾害区在雨季、洪涝多发期,巡视周期一般为7天;风害区、微风振动区在相应季节巡视周期一般为15天。
3.2检测监测
(1)制定“三跨”区段检测计划,红外测温周期应不超过3个月。当环境温度达到35℃或输送功率超过额定功率80%时,应开展红外测温和弧垂测量。
(2)新建及改建的“三跨”区段金具安装质量应按照施工验收规定逐一检查,对耐张线夹进行X光透视等无损探伤检查。
(3)跨越高铁线路应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跨越高铁档应安装图像或视频在线监测装置,跨越高速公路档视被跨越物重要程度安装。
(4)将“三跨”线路行波测距、分布式故障诊断信息、杆塔倾斜、弧垂、气象、图像或视频等在线监测信息整合接入智能管控平台,为“三跨”运维提供信息支撑。
3.3缺陷管理
(1)“三跨”缺陷要优先组织安排消缺工作,消除前须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和频次,同时运用在线监测系统加强“三跨”监测,掌握缺陷变化情况和线路运行状态。
(2)“三跨”一般缺陷消除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严重、危急缺陷消除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期间应派人现场蹲守,直至缺陷消除。
(3)“三跨”严重缺陷应报上级运检部,危急缺陷应及时上报国网运检部。上级运检部应协调、监督、指导缺陷的消除工作。
4主要成效
4.1规范了“三跨”专项工作管理流程
在“三跨”专项管理体系中,公司“三跨”领导小组以及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输电线路“三跨”的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运维检修部、人力资源部、发展策划部、建设部等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三跨工作有序推进。
4.2提升了“三跨”区段的运维管理水平
以新建线路“三跨”区域的源头管理、在运线路的状态巡视管理以及设备缺陷隐患的差异化治理为主线,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新建线路设计施工验收、在运线路状态巡视评价管理以及线路缺陷管理和差异化治理等几个主要方面。建立健全了架空输电线路“三跨”区段专项管理体系,实时掌握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快速响应消除缺陷和隐患,加强与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公司内外部信息资源,协同开展架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工作,全面提升了公司“三跨”区段的管理水平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首先来说,对于从事巡检工作的工作人员,在招聘的过程中一定要严防死守关系人员、后门人员。在招聘的过程中不仅要在笔试环节体现其专业能力还要在面试环节中考量其工作态度以及岗位胜任能力,在招聘环节上确保专业人才的输出;其次,对于那些成功入职以及现有的巡检工作人员,还应该周期性的进行培训,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职责意识,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要设立考核制度,连续几次没有通过考核的可以考虑解聘甚至辞退;最后而言,对于故意浪费巡检资源以及不认真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发现之后一定要严格公开处理。
5可操作性及推广性分析
(1)明确部门职责,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新建线路可研、初设审核,对可行性、设计合理性审查把关,严格施工质量验收,从源头控制减少“三跨”数量和提高“三跨”区段内输电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
(2)在输电线路“三跨”专项管理体系中,重抓在运线路的状态巡视质量和差异化运维结果,强化状态评价以及缺陷隐患消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各环节有效衔接严格管控,抓住输电线路“三跨”专项工作的核心,全方位提高“三跨”区段安全运行水平。该管理体系客观合理,为进一步加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工作,具备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3)输电线路“三跨”专项管理体系的建设,健全“三跨”专项管理组织机构,规范了各类人员行为和职责,形成了相关的评价考核机制,为“三跨”专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管理依据,使得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加强了事故风险的防控有效保障了电网和被跨物的安全。
6结语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施工,为现阶段输电施工领域安全风险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的电力工程项目,本文对近年来的“三跨”施工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在安全管理方面归纳整理出“三控一管”模式,意在通过该模式的研究与改进,提高输电线路跨越施工安全管控能力、降低安全风险,真正做到全方位管控,为被跨越物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泽胜.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策略分析[J].机电信息,2015(18):175-175,177.
[2]罗福安.关于电力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现代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