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在广播电视领域,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保证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平稳运行,广播电视节目才能准时开播。一旦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出现问题,会立即造成广播电视综艺节目的播放受阻。同时,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危及传输信号的安全系数。因此,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很多广播电视服务平台非常重视的一个行业。
1.无线电和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要求
由于无线通信和电视发送设备工作时电流量较大,很多大中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广播设备的长期工作环境非常值得关注[1]。同时,由于其他原因,由不同材料制成的设备会得到相应的损坏和脆化,如果不能合理维护,团队将损失惨重。设备维护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智能发射器的使用寿命,以确保更好地传递实际效果,发送设备的维护不仅可以消除设备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保证所有设备正常运行,不易受到影响,使设备充分发挥理想的功能,让用户获得信息内容更加有效。
2.做好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管理维护的意义
从当代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体系来看,发送设备不仅是简单的数据信号发送设备,而且是一种结合了当代多项技术,由各种高精度设备和组成的一套系统,主要内容细节如图1所示。在该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作用,各部分独立保持相对性,协调运行,在错综复杂的管理机制下,如果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某个部分或部件出现问题,就会在更轻的层面上损害某种功能,将损害无数广播电视客户的收视需求,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2]。因此,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对于保证发送设备的日常实际运行十分重要,也是降低返修率的必然对策。科学合理的维护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发送设备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理各种常见故障风险和常见故障问题,有利于立即阻断常见故障的发生或减少常见故障的损害。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当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硬件配置越来越高,管理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提高,当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内部结构正在从精密和自动化技术的角度发展。这考验管理人员在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根据管理维护工作的推进,提升当代广播电视企业精英团队的综合能力也是必然的方法。此外,如今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维护,有助于防止设备系统受到不法分子的威胁,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
图1 现代广播电视系统
3.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管理措施
3.1配置专项资金
广播电视发射台本身及相关业务企业充分重视发射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为相关工作设立项目资金。项目资金必须由专职人员统筹管理,便于在设备技术升级、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专用工具部件采购等层面有效利用资产[3]。特别要注意严格管理相关人员使用相关资产的全过程记录,确保按照申请制度合理使用资产。同时,有关单位还可以根据资产损失情况对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本进行长期预测,做好资金储备。
3.2优化管理维护机制
对于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组织相关人员必须对设备信息内容进行综合评估,梳理相关信息内容,包括设备型号规格、部件类型、技术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设备、设备和部件的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性能参数规范,作为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依据。随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工作计划和维修保养制度,对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实现合理统筹,并明确提出相关考核规定[4]。在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实施过程中,按照严格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确保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全过程和结果得到合理监督,从而提高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管理维护层面,相关义务单位可以建立一套精细化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该系统是一个经典的预防系统,即在综合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特点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设备的各种常见故障和安全隐患进行识别,然后根据风险大小、伤害程度、发生点和发生概率将导致不同优先级的风险分析管理系统。根据管理制度,对每一项风险,都标注了风险的特征,确定了关键点,有目的地制定规避和应对措施。例如,对于发送组件的路由脆化风险,其本质特征取决于数据信号的不稳定传输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检查是否存在线路脆化问题。如果有,请妥善处理。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可以合理完善传统的事中事后管理制度,避免诸多问题和财产损失。
3.3完善管理制度
对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必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管理和维护工作方法提供基础依据和保障。一是确立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管理维护责任,切实履行义务,与监督考核体系相结合,在管理维护工作中完成合理规范;二是按管理维护工作职责分工建立奖惩制度,鼓励员工在增强责任感的基础上,更好地投入管理和维护工作;再次,根据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严格自我管理;最后,按照严格的考核机制,完成对管理维护人员素质的准确考核,合理落实奖惩机制。
4.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维护措施
4.1定期检查、维护
维护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有关单位要按时开展巡视,对广播电视发送设备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巡查。检查前,应根据发送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计划,制定检查目标、时间、检查方法、专用工具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着火情况;检查螺丝头是否松动;检查输送机是否运行不灵敏。在测试过程中,必须使用湿棉毛巾、吸尘器等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在测试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相关问题,以利于分析处理。检查结束后,对现场产生的废物进行彻底处置。及时检测调频发射机的设备指标值,尽快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维修设备时,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检查主要指标值。对于整流管、真空泵电容器等大中型真空泵部件,规定每月可统计分析高压应用情况。随后合并相关规范,如果组件的运行时间已满,必须立即更换。这样做可以保证所有广播电视节目正常开播,防止常见的故障和禁播。根据我国设备应用领域的材料要求,国产真空泵可调电力电容器在高压应用中的使用寿命为:12000h,进口电力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为15000h。此外,大中型整流管在高压应用级别的使用寿命限制在15000h。
4.2管理与维护传输线、天线系统
传输线、天线系统保证了广播电视数据信号的可靠性。如果以上设备出现问题,会导致综艺节目无法正常开播,或者被禁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它的管理和维护。具体措施如下:一、每年按时检查标准接口的位置,包括无线天线模块、线缆插座及其特征阻抗SPWM。如发现问题,规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彻底排除常见故障。另外,要做好无线天线和同轴电缆绝缘层的清洁工作,防止无线天线的阻燃性能降低。此外,维修人员还需要提高对工作电压回波损耗的关注。尤其是在值班统计分析环节,如果遇到优惠情况,一定要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这也可以为中后期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便利。选择上述方法后,可以保证无线天线和同轴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不易出现常见故障。
4.3配备故障监控系统
在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工作中,要保证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即时监督和考核,因此需要配置相应的监督设备,监控设备可以完成对广播电视发送设备主要运行参数的检测、记录和提交,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常见故障。同时,系统可以完成一些典型常见故障信息的识别,发出预警信息,为技术维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常见故障代码、主要参数和常见故障点信息内容。该系统的设备能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为合理进行常见故障排查、维修和维护作出重要贡献。
5.结语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和运行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及发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面临着更高要求。因此,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管理维护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常见故障风险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整合专业工作团队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管理维护标准。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质量,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歌. 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探析[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9):162.
[2]王惠. 浅谈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 484(03):32-33.
[3]康智勇.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的常见故障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20, 000(010):167-168.
[4]李博. 大功率广播发射机检修维护工作思路探索与实践[J]. 电子世界, 2019, 000(005):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