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混凝土基层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李雪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雪娇,. 浅谈素混凝土基层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 交通技术研究,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摘要:
我国很多沥青路面在修正过程中,会出现基层强度不足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需要直接将基层翻挖,之后重新修建,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补强措施。但是素混凝土本身养护时间非常短暂,早期强度也较高,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作为基层补强材料,但是其由于刚度过大,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这也成为了最为常见的质量弊病。本文针对素混凝土基层道路大修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希望可以给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素混凝土基层道路大修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基金资助: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交通在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沟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给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道路交通体系当中,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很多城市的道路都普遍存在着超负荷运转的问题,路面损坏非常严重,所以这就需要对路面进行必要的修正。在政策情况下,为了保证路面强度,会采用基层返修新建施工,但是采用了素混凝土材料来进行补强之后,可以有效节约养护时间,提高其强度和整体性,优势非常明显。

一、关于项目的背景以及道路维修条件

该路段等级主要是为城市的快速路,现阶段根据高速公路进行养护,道路中央设有16m中央分隔带,车道规模主要是为单向4车道,其中内侧2条主要是作为小型车道,外侧2条则是为大型车车道。该路段建设与1998年,在2009年因为路面损坏严重进行大修改造过。老路路面结构为:4细+5中+6粗+1cm沥青砂+40cm粉煤灰3楂+30cm6%的石灰土路基。在2009年的时候,大修工程当中对基层强度不足区域采取的基层补强措施主要是为翻挖上部30cm3楂基层之后,再新建30cm的素混凝土基层进行补强。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为了可以找到病害的成因、最终敲定解决措施,首先需要施工部门开挖样洞。在相关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该段路面的几个特点如下;首先,路面病害大多集中于外侧车道当中,并且在工程当中深挖之后,可以发现基层新建混凝土层路段的问题尤其严重;其次,该路段道路曾有路面积水问题,最终导致出现了沉陷和翻浆的弊病,局部素混凝土基层也出现了碎裂;第三,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约为300毫米,符合设计要求,而纵向侧壁混凝土已经v胡闲了裂缝和翻浆问题;第四,块状混凝土的路基情况较好,但是 现状素混凝土的板块下路面剩余的三渣基层已经较为松散,其中有水溢出,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板体。

其次,本工程中的很多滞留雨水都沿着横坡向基层层间和基层空隙渗流,最终可以达到路侧。本路段的绿化带高度较高,所以路面内部的滞留水无法突破道路的范围,所以在车道内部形成淤积,但是路面上有很多大型车辆路过,在反复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泵吸问题,导致层间出现滞水,最终造成翻浆问题的出现,素混凝土板块出现了裂缝。

第三,随着路面工程的大修开展,路面基层已经无法有效支撑板块的基层,同时也没有一个传力杆结构,在车辆荷载影响之下,三渣基层泥土颗粒以及积水都在板块中挤压而出,缝隙中所溅射出的稀泥也会夹杂路面基层的材料。

最后,由于素混凝土基层板块当中并没有钢筋网结构,板块由于反复重载的情况下出现裂缝和破碎事故,在长期使用当中,沥青混凝土面层损坏也不断加剧,并且产生大面积沉陷,这样一来,路面维修工作也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前文已经对路面损坏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设计入手,从路基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方面入手。

(一)重视路基排水设计

可以看出本路段损坏最为直接地方原因就是水的淤积,根本原因则在于路基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为了做好排水施工,可以采用疏导方式,设置盲沟用于排水,将路基当中的滞留积水通过盲沟引入现状雨水管道排水系统。

(二)路面的结构设计

针对于基层强度不足的处理方式,现阶段常用的方法有翻建结构以及注浆补强的措施两种。基层注浆补强的优点是不破坏旧路路基的结构,工程造价比较低,并且施工速度也比较快,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开发交通,但是注浆加固的施工质量很难进行控制。在此之外,如果素混凝土基层损坏严重的情况下,注浆加固是很难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另外一种的方法则是采用翻除现状的基层,新建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方法,连续配筋主要是通过在水泥基层中设置连续纵向钢筋而避免设置横向的缩缝,克服了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过多的缺陷,同时在混凝土板缝处骑缝铺0.5m宽的防裂贴,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反射裂缝的出现,但是不足的是经费使用较为昂贵。考虑到该路段翻挖新建区域主要是位于车道当中,为了避免素混凝土板块当中存在着断裂,更好的保证道路大修之后的使用质量,设计推荐连续钢筋混凝土基层。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主要是指重新利用道路翻新过程中的旧水泥混凝土材料,通过再生的方式进行再次回收利用;在对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上,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实现:

(1)现场再生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旧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或是粉碎,作为新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是底基层骨料,然后通过比例的水泥以及水混合压实形成新的路面。破裂压密和破碎压密法是现场再生的两种常用方法。前者是将混凝土路面破裂成0.09~0.28平方米左右的碎块,后者是将现有路面破碎成最大粒径为152毫米的碎石,然后分别进行压密、摊铺、罩面。

(2)料厂再生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现场对旧混凝土路面的破碎,然后运输到料厂,在料厂中破碎后的材料将作为新路面的集料,同时也可以作为新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用来进行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其再生及利用过程包括路面清除、集料加工、再生集料使用三个步骤。将路面用破碎机破碎成边长为0.6米的碎块,清除完旧路面后,集中运往料厂进行加工处理。

四、结语

经过前文你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采用了素水泥来开展补强施工之后,很容易在路面基层出现板块断裂的问题,出现钻心取样失败的后果,所以应当另选判断依据。另外,在平日也要搜集道路建设和养护的相关资料,对路面基础的情可进行细致调查,这样才能选择最为合理的加固反干扰。素混凝土基层补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承载层的混凝土稳定性,避免出现断裂问题和沉陷问题,否则将会给后续的使用增加很多安全隐患。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总结了素混凝土基层在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林学丽. 浅谈素混凝土基层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2):00171-00171.

[2]钟华珍. 浅谈柔性基层在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路面大修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23).

[3]曹庆玖. 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工程中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应用[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211-00211.

[4]苏汉炽. 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工程中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10(13):192-1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