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绿色矿山建设
闫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闫勇,. 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绿色矿山建设[J]. 矿山工程与技术,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290.
摘要:
传统的矿产资源都来自于矿山开采,随着开采的不断发展,矿山资源总量正在呈下降趋势。尽管其已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资源能源,但基于其不可再生性和高污染性,必须要通过环境治理和优化采矿技术,减少由此引发的各种污染事件和安全事件的发生,促进矿山绿色开采、建设,保障环境,使矿产资源调配更趋于科学、合理,为社会发展和国力增强继续贡献力量。
关键词: 矿山环境环境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90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力增强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矿山开采工作一直持续发展。但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各项污染,也成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整治的重要问题。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仅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甚至会引发各种安全事件,导致周边土壤、空气、水源都受到影响,不利于人们正常生活应用。基于此,关注矿山环境污染状况,开展科学治理工作,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促进矿山资源保护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第一,矿山开采是我国传统、基础的经济产业,能够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能源,确保生产、发展需求;同时,矿业能源不仅可以给地区人们提供经济福利,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基于当前各个矿山开采的现状,一味盲目的去采矿,而不对其造成的污染、能耗进行转型、优化,是无法满足环保发展要求的。我们不能在单纯追究企业利益的同时,损害大众社会利益。第二,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源造成的污染趋于严重,甚至导致周边居民出现各种饮用水疾病,区域内的含水量降低,大量湖泊出现枯竭的情况,水资源不平衡情况日益严重。第三,随着采矿工作的开展,大量的粉尘、废弃被排放到空气中,给采矿人员及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尘肺病患者逐年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医疗成本难以负担,甚至危机生命安全。由此可见,不合理的矿山开采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引起重视,得到改善和治理。

2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治理的现状分析

第一,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自相矛盾,过于抵触。对地方政府而言,矿产资源丰富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通过矿山开采可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大量收益改善民生;但同时,随着环境资源的破坏,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严重制约作用,加上环境污染严重,招商引资情况也并不理想,最中也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第二,矿山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全面,亟需完善、健全。部分政府部门在开展环境治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惩治制度,对部分矿山的处罚力度不够,日常监管也不理想,甚至出现无责任人的情况。第三,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缺失,这是导致出现严重地质污染的重要原因。而实际采矿时,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先期开展调查、勘验工作,确保当地实际岩石、地质情况,了解可能引发的破坏活动或地质影响,从而开展有效评估与预防,找到解决办法。

3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矿产行业的粗放式管理

我国地域广阔,矿产资源分布丰富,但基于地区、地质情况,整体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其相应的开采和管理工作不具备良好的机制和水平。当前,大量矿山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从采矿量和销售量上做文章,而不重视企业管理,不关注矿山管理,整体出现利润低、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的特点。加上管理者对于技术、设备的投入都过于保守,更没有强大的安全生产意识,造成社会影响的同时,更破坏生态环境和降低经济效益。

3.2建设水平整体差异过大

绿色矿山的建设,监管和审核是非常重要的,在政府管理、企业建设的基础上,要强调监管、评估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是,我国当前矿山建设中,基于不同矿山矿产资源的品类、产量情况,整体矿山经营情况、建设情况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就给绿色矿山建设和监管工作带来干扰,甚至大量小型矿山并没有设置此类资金投入。因此,矿山生存、建设水平的差异,也决定或影响了绿色矿山建设水准,干扰监督工作的开展,整体呈现出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差异参差不齐的情况。

3.3矿产资源综合使用率过低

矿产资源综合使用率过低是造成经济利润低的重要原因,进而引发投入较少、环境不佳、生产力不高等问题。现代化矿山作业多采用自动化、信息化设备和方式,在减少人员投入和损伤的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实际情况是技术人员缺乏,工作条件恶劣,经营情况不佳,这都是导致资源综合开采量不高,应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技术缺乏,设备缺乏,导致前期资源勘探及存储量调查并没有达到准确性,降低了集约化经营的效率,更无法开展良好的管理。

4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策略

4.1实施科学化的基础管理

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配套专业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绿色矿山经营的基础管理策略。在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中,要对矿山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进行明确,对相应岗位的管理人员和制度进行完善,并细化具体工作流程和职责,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实际运营方式。基础管理内容,首要的即是矿区环境治理,配置合理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确保生产生活的顺利开展,同时完备垃圾处理分类设置,增加矿山绿化、美化面积。其次,加大投入,应用先进的设备开展高效率采矿,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种预警、预防措施和制度,为资源开采利用打下基础。最后,在进行绿色矿山建设时,针对技术人员要以其专业性为重点加以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钻研能力,在学习先进技术同时以实际经验获得成绩,积极参与到技术研发与创新中。

4.2加强矿山开采控制及采后治理

引起矿山环境出现问题的因素、危害各不相同,但为了转变和治理这些问题、建设绿色矿山,应该强化全面分析和统筹管理工作,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和优化结果。首先,采矿工作的开展,需要详细全面的前期勘查,包括地质地貌、采矿后恢复策略,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开采情况及环境破坏情况。其次,采矿结束,应及时实施治理措施,恢复生态,减少大气环境损害,特别是要结合环境、气候等条件,制定科学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引发的二次灾害和事故。

4.3强化矿山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及研究

对矿山、矿产资源而言,提升开采技术将有效提高开采量和开采安全系数;开展环境治理中提升技术创新,也有助于矿山资源开采工作的优化;将科学、合理的创新绿色技术应用到传统开采上,也能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环境保护程度。例如,对于矿井内粉尘、造成的灰尘等污染物,可以将除尘设备整合如开采设备中,将大大改善井下作业面的环境情况,减少灰尘产生,减少对周边空气的污染。

4.4科学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开展环保工作的重要策略,通过加强、加大财政投入,与企业一起开展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首先,推行资源有偿利用制度,提升企业对环保的关注度;其次,落实补偿金、准备金制度,从一方面限制、制约企业运营;再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专家等开展矿山环境评估,同时建立奖惩机制,配套落实环境补偿制度。

5结语

总而言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制度,实施科学措施,强化治理效果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从转变思维到创新机制,依法、依规提升矿山治理的效果,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和绿色矿山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方宸,王佳楠,王松.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J]. 黑龙江科学,2022,13(24):146-147+150.

[2]钟家家,胡水长,李新.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2,(24):87-89.

作者简介:姓名:闫勇(1986.0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天水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