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交通信息对公交出行行为的影响探讨
吕务骈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务骈,. “互联网+”时代交通信息对公交出行行为的影响探讨[J]. 交通技术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2.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及时地为出行车提供各类交通信息,就能有效地改变人们出行行为,以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轻交通堵塞。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公交出行信息需求不断增多,不同的信息服务内容以及信息提供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效果,从而最终影响人们的出行行为。
关键词: “互联网+”交通信息公交出行行为
DOI:10.12721/ccn.2021.157072
基金资助:

在当今社会,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出行更是低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绿色出行的社会背景下,公交出行成为了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第一选择,但公交出行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有的运行线路较长,客流量大,站点停靠车辆较多,乘客有时未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应有的出行服务。如何提稿公交车运行效率,提稿乘客上下车时间 ,减少站点无人上车时的车辆停靠时间等 。让乘客能够在车辆进站时就能及时上下车,不用追赶车辆或者招手提醒司机此站有人上车,让车辆做到及时知道此站有人上下车或者无人上下车不用进站停靠,减少停车时间,提高营运效……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信息;公交出行;行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交通运输服务已延展到客运,货运,铁路 停车,维修,公交,出租汽车,航空等交通行业,热门手机APP达60余个,累计下载量超过50亿人次。

1. “互联网+”公交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发互联网相关设备和软件,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已形成“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但整体水平,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与止前交通行业尖端“互联网+”应用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公共交通从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城市发展,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12年12月起,交通运输部在公共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基础 上,开展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截止目前,大部分大部分“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已经完成初步设计,个别城市已经开始建设,未来几年将是智能 公交的建设投资集中期。未来几年内,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吸引的投资将达到18亿元左右,平均每个4亿多元。

2. “互联网+”对公交出行带来的影响

1)交通治堵,提逄公交出行分担率。人口众多,流动性强,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造 成交通拥堵的根源。唯有真正实现公共交通优先便捷,才能从根源的上治堵。而城市公交营运的传统调度的缺点影响了线路营运效率与服务质量,若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对车辆线路全面系统整合调度,可使公交服务高效优质,公交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用户数据介入公交大数据,对市民出行有了详细的OD分析,这样就可以对全公交线路的调整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建议。在满足道路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充足数据支持的改革优化,这样可以解决目前主干道线路重复系数过高的问题,让人们出行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更快捷,更方便,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和时间。例如:某地区适时开发推广的APP软件,以当地公交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和手机无线上网技术,让乘客在手机上可以查询到公交车辆实时位置信息,线路站点信息,换乘信息和周边生活服务信息,乘客可适时安排自己的乘车计划。

图片8.png

“互联网+”公交后台系统

2)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幸福感的“基石”。随着城市交通治堵措施的推出和城市通勤半径的扩大,人们方便轻松的公交出行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

“互联网+”可以解决准备现钞零钱的繁琐,变革乘车支付方式;通过精准的公交信息查询,提醒功能,帮助市民减少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同时还能通过定制公交等方式优化人们出地,智能,快捷,方便,自由,灵活,大大提高了公交出行幸福感。

比如:某地区公交公司近几年积极推进”互联网+公交服务”管理模式,公交客票继实现了支付宝扫码支付后,又相继开通了微信,银联卡,云闪付及NFC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现在实现了一刷即付,满足了乘客轻便出行的需要 。目前,此地区公交每日电子支付使用率已达50%以上。 同时,为了鼓励 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还推出了“一分钱”乘公交等多项优惠活动,让更多市民体验到绿色出行的魅力和便捷。

3)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对公交运行有更充分,更详细的了解,公交运行与乘客的相关界面化数据更加清晰,让人们一目了然,这样可以给人们对出行的合理安排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的依据。

4)人们与公交沟通实现无障碍化,替代以前的热线,社会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每一次的乘坐体验以及有何建议都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部门,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提供更合理的建议。以此形成正循环,乘客有问题或建议可以更及时有效地提交给公交系统,公交单位也可更直接,更有效接收并反馈给乘客的建议。

3. “互联网+”公交出行的发展走势

1)继续加大软件投资力度

由于“互联网+”关键在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所以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软件平台去支撑,这是构建营运平台的基础,有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才有重视用户体验让人们与软件平台的营运服务产生直接沟通,形成正循环。

2)转变态度,以乘客体验放在第一位

3)改进手机APP软件的定位准确性

4)启用大数据,用户数据主动提供,OD调查准确性大幅提高。

总结:“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移动终端,公共交通工具,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技术相融合的全新的服务生态体系。乘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公共交通工具,的实时信息,换乘方式和车辆租赁等信息,支付出行费用,从而大大提高出行效率,提升公交服务吕质。公交企业更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的分析和运营,实现线网优化和智能调试,提升公交运营效率,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使人们群众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智慧化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姜珺.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J]. 科技信息, 2013, 000(017):208,297.
[2]李易宁.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7(10).
[3]谭莹.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2): 286-286.
[4]杨艳芳.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咨询的用户需求特点及人才培养[J]. 新校园:学习版, 2013(3):233-2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