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后门结构研究分析
赵亚辉 米浩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亚辉 米浩锋,. 自卸车后门结构研究分析[J]. 装备技术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10.
摘要:
通过对自卸车后门结构的探讨和分析,研究目前后门各种结构的特点,提出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后续产品设计和优化更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 自卸车后门结构门中门侧开式结构
DOI:10.12721/ccn.2024.157310
基金资助:

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发展、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地铁建设等工程,公路运输车辆的需求旺盛,数量突飞猛进,公路运输车辆在给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市民安全、市政形象带来严重影响。公路运输车辆的种类增多,对车辆的上装结构要求越来越严格,装载的货物大小不一,导致安全隐患增多。根据装载货物的不同,目前市场上的自卸车后门结构也在变化。结合本人近几年工作实践和市场调研了解,在此对市场常规的自卸车后门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基本结构和原理
自卸车主要由汽车底盘、液压系统、车厢、副车架及其附件组成。车厢包括前板、后板、侧板、底架;液压倾卸机构包括传动轴、油泵、举升阀、液压油缸、操纵装置、限位装置、油箱及管路、倾卸机构;附件包括稳定机构、防摇摆机构,后门启闭机构,备轮升降机构、防护装置等。发动机的动力由变速器、取力器输出,经传动轴驱动油泵,泵出的液压油经过分配阀进入液压缸,在液压缸的推动下,车厢完成举升倾卸货物。捕获.PNG2 后门结构
2.1常规结构形式。

捕获.PNG

结构如图1所示,由1边柱、2后板、3上横梁、4中间梁、5吊环、6下横梁、7中立柱、8加强角、9边柱堵板、10下横梁垫板组成。作业原理:后板是上悬挂式结构,后板左右边柱与铰链座挂板焊接在一起,铰链座与侧板后立柱上端焊接在一起,在车箱举升时,后板在锁紧机构作用下可以自动打开,实现卸料。注意:若是带手动启闭机构,必须先打开手动启闭机构才能进行举升。
采用常规式后门结构时,在卸载货物时,常因有的货物较大而被货箱后门上框挡住而无法一次性全部卸完,往往需要人工搬抬进行二次以上的卸货作业,或者拆下货箱后门后再进行卸货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会给用户卸货作业带来较大的不便。
特点是:装载货物时中心高,安全性差,大石块卸载困难,后门结构简单。
2.2后门门中门(对开式)结构形式。

捕获.PNG

结构如图2所示,由1后板总成、2合页总成、3集装箱门锁、4后门总成(左)、5锁管、6后门总成(右)、7后板上横梁总成、8锁扣支架、9开口销、10六角薄螺母、11锁板(左)、12锁柄、13挡块组成。作业原理:①后板是上悬挂式结构,后板左右边柱与铰链座挂板焊接在一起,铰链座与侧板后立柱上端焊接在一起,在车箱举升时,后板在锁紧机构作用下可以自动打开,随着箱体的举升角度增大,后门随挂板旋转,后门开启,实现卸料。②利用集装箱门锁手柄打开左右后门,再将后板上横梁总成固定锁柄开启,可在车箱举升时卸载货物;也可以在车箱未举升时,卸载大型货物。
注意:若是带手动启闭机构,必须先打开手动启闭机构才能进行举升。
特点是:自卸车在自卸货物时,不会因有的货物较大而被货箱后门上框挡住,大型货物吊装时,重心低,安全性好。
2.3  270度侧开式后门结构

捕获.PNG

结构如图3所示,由1后门总成、2后板总成、3铰链总成、4开口销、5、六角薄螺母、6锁板(左)、7锁柄、8挡块组成。作业原理:①后板是上悬挂式结构,后板左右边柱与铰链座挂板焊接在一起,铰链座与侧板后立柱上端焊接在一起,在车箱举升时,后板在锁紧机构作用下可以自动打开,随着箱体的举升角度增大,后门随挂板旋转,后门开启,实现卸料。②将左侧锁柄拉起,再将后门总成旋转约270度,可实现箱体的举升,卸载货物;也可以在车箱未举升时,开启后门,卸载大型货物。。
注意:若是带手动启闭机构,必须先打开手动启闭机构才能进行举升。
特点是自卸车在自卸货物时,不会因有的货物较大而被货箱后门上框挡住,大型货物吊装时,重心低,安全性好。
3 结语
本文提供的是自卸车后门结构形式,通过三种结构对比,第二种、第三种后门结构,具备了常规货车的运输功能,也可以在往返过程中进行散货零担的运输功能,减少车辆空载行驶状况,自卸车的运输效益增加,满足用户的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并且在结构上实现了一车多用。本文仅为相关技术应用产品设计工作提供一些交流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徐达 蒋崇贤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12
[2]倪金庆 苏吉勇  一种自卸车侧开后门装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1卷第10期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