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按照有关中医理论,按照科学准确的炮制技艺与方法,将各种药材经过炮制,可以获得中药饮片,可以直接应用于中医治疗过程中。中医重新受到关注之后,中药饮片的用量加大,对于各种病症,中药饮片都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但是中药饮片种类较多,如果缺乏饮片知识,就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加大中药饮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家都非常重视用药安全问题,以往开完处方就取用中药饮片的做法,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现阶段中药处方点评被引入到临床中,这一举措的落实,可以规范中药饮片用药,确保辨证原理下饮片疗效的发挥,提高饮片安全性。中药饮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疾病证型,严重程度等来对饮片的用量进行调整,在以往的取药过程中药房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会出现用量不合适的问题。而中药处方点评则能避免此点,能正确调剂各类药物,在协同合作下,提升中药使用安全性。基于此,研究根据目的筛选402例中药饮片治疗者,旨在判断中药处方点评对临床使用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研究目的,筛选402例中药饮片治疗者,各样本均同意抽签分组,有点评组、常态组,各组样本量均为201,前者行中药处方点评,后者行常规处方取药,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完成就诊。点评组:就诊者年龄整理后为20-58岁,均数值(39.61±1.93)岁;100例女,101例男;80例在外科就诊,121例在内科就诊。常态组:就诊者年龄整理后为21-59岁,均数值(40.25±2.07)岁;101例女,100例男;81例在外科就诊,120例在内科就诊。组间无差异,P>0.05。
入组原则:均有中医治疗需求;对中药饮片不过敏;签署同意书;此前未行中药饮片治疗;委员会批准研究。
排除原则:对处方点评不配合;沟通障碍者;处方保存不当者。
1.2方法
点评组:中药处方评介,(1)成立点评小组:在总结中药点评经验的基础上,对组员进行筛选,需通过有关中药点评知识的评审后,方可参与,小组成员敲定之后,举办中药点评讲座,对每个会员都提供了训练,提升他们的中药点评技能和认识。(2)明确评论的范围:处方点评过程中,每一方至少有2人评论,内容除了处方书写以外,需要对配伍,剂量等进行评论。(3)评论执行情况:在取得中药饮片处方时,先检查病人的资料,判断处方饮片与病人的情况是否一致,后与病人交流,把握其病情的轻重,判断用药剂量的适宜程度,问病人有无其他药物治疗,判断用药禁忌,观察全方,判断有无重复用药。如果有上述不合理的事件发生,需要与负责的医生进行交流,查询中药饮片具体用法,统一意见后,指导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汤剂。(4)评论监督:中药处方评论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监管,对处方不合格事件进行统计点评,后来规范了奖惩制度,如果有更多的处方不合格事件发生,可以给予薪资处罚,如果处方不合格的事件很少或无,可以给予薪资奖励。(5)总结优化:在每个月的例会上,对该时间段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事件进行统计,并对处方点评进行了评价,就上述问题谈了解决措施,以期对处方点评措施进行优化,维持较高合理用药率。常态组:常规处方取药等,在取得中药饮片处方之后,药房用它来调配各种饮片就可以。
1.3观察指标
不合格中药饮片使用事件统计中,除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外,还包括诊断不符、用量不当。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在中药饮片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如腹泻、恶心、皮疹等。用药满意度评估维度较多,有用药合理性、用药可靠性,还包括用药安全性、用药时效性等,0-100分中,用药满意度高,分值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合格中药饮片处方
点评组有1.00%的用药禁忌处方,有0.50%的重复用药处方,不存在诊断不符处方,有0.50%的剂量不当处方,均比常态组低,P<0.05。不合格中药饮片处方总计在点评组比常态组低,P<0.05。
表 1 两组不合格中药饮片处方比较 [n(%)]
2.2不良反应
中药饮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在点评组比常态组低,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2.3用药满意度
经四个维度评估用药满意度,在点评组比常态组高,P<0.05。
表3 用药满意度[(x̄±s)分]
3讨论
中药处方点评的目的在于评价临床中药饮片的合理用法,从中药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入手,对中药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临床中药的应用和用药的安全性奠定基础。
中药被重视后,中药饮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各种中药饮片经过加工处理,对各种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很多人的身上都会采用这种方法。但该中药饮片的使用不够充分,在开具药方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以往的药理评价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在开出中药饮片后,按药方的相关资料进行调配,从而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增大,从而影响了饮片的疗效。目前,中药方剂的评价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能有效地矫正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提高药品的安全。目前,各医疗机构对中药方剂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目前已经被普遍采用。成立评审组作为评审的先决条件,寻找有经验的评委参与评审,并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只有通过对每个委员的中药方剂点评通过,才能参与评审工作,能有效提升点评专业性和准确性。依据处方特征,制定评价的范畴并加以落实,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因为药剂师工作复杂,点评者有懈怠、或简单易行的做法,都会影响评价的品质。评价监督实行后,可以及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通过标准化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评价责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评价水平。通过归纳和改进,可以找出评价后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并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该药品的服用合理性。
本研究中,点评组有1.00%的用药禁忌处方,有0.50%的重复用药处方,不存在诊断不符处方,有0.50%的剂量不当处方,均比常态组(4.98%、3.48%、2.49%、3.98%)低,P<0.05。梁珊珊等人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观察组使用禁止性药物的比例为0.18%,反复使用药物治疗的比例为0.18%,诊断不合的处方为0.83%,使用不当的药物剂量为0.05%,两者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点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显缩短非合理用药时限,提高疗效。由于中药种类繁多,且不同的药品之间的禁忌关系比较错综复杂,有些病人有基础病,如果不能确定其目前的使用状况,只凭临床表现就可以使用。在不同的药物作用下,如果没有把握好饮片的特性,任意调配,也会造成不科学的药量。不同的饮片在不同的情况下,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过量服用,会导致重复服用。另外,由于中药饮片在开药时出现笔误、打字等问题,导致药方中出现了复方。一些医师缺乏对中药饮片的认识,没有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就给病人开出了处方,这就有了药物不正确的现象。在目前的饮片中,用药的错误也很普遍。为了加强中药饮片的作用,中药的用量会有所提高,有些病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弱,会减少服用的药量,前者会加重副作用,而后者则会失去药效,都会影响服用的合理性。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进行中医的中医辨证,了解病人的病情,从多个角度来评价饮片的用法,如果有问题,可以与中医医生进行交流,取得一致的意见后,再进行调整,确保饮片的合理应用。
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或不适应症,不但会使病情恶化,还会引起其他病症。比如,在治疗上,在治疗感染、肿瘤和精神疾病方面,都有过度的药物使用问题。对于癌症后期的病人,如果传统的疗法不能奏效,医生就会根据病人的意愿采取新的治疗方法,这很可能引起过度的问题。由于中药配方的组成比较复杂,如果用错了,会引起pH的变化,从而减少药物的溶解,沉淀出难溶性颗粒,从而引起肉芽肿、肺气肿、局部组织血栓、静脉炎等。中医评鉴可以增加一个审方药师,能够及时地找到不合理的药方,并根据临床实际与医生沟通,并向医生反映,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药方的评价功能。通过对药品的评价,提高了中医诊疗的质量,减少了医患争议,为防止医患纠纷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临床上,通过对处方评价的不断提高,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
院内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后,可以提高中医医嘱的合理度,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但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种类比较单一,而且由于医师处方的错误,使得患者的病症没有得到更好的细分,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多、病情复杂,因此,在开展中医处方点评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存在着过度集中、处方来源、选择等问题。目前我国中药处方批改工作存在书写不规范、用药不规范、用药过量等问题,利用评语的功能可以纠正这一现象,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但是,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在选择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药物评估中,应该采取具体的科室,具体的疾病,便于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具针对性。在未来的中医点评工作中,要注重有针对性的点评,建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点评流程,并充分运用医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数据的采集、反馈等更加有效、快捷。
结论
总之,在临床上应该注重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以降低中药饮片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是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和检验院内临床医生的工作能力。实际工作中在处方的选择上可能会出现分歧,进而造成评估结果的失准,需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使得最后的评论结果更加有针对性,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达到针对化和多样化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智勤,李秀芹.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知识库构建思路探讨[J].健康管理,2020(13):85.
[2]曾卓越,钟美容,郑林平.处方点评应用于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2020(15):164,163.
[3]张海丹.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96-597.
[4]罗丽青.观察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J].医学信息,2020,33(z2):58-60.
[5]王丽娟.中药饮片配方质量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2):204-205.
[6]梁珊珊,黄江红,丁珊昌.我院2013~2017年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7):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