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尊重客观实际的唯物主义原则;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辩证法精神;体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我们要在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方面做足功课,党员干部要带头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努力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刻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一、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紧缺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过大,所以导致大量的人才纷纷走入城市,投入城市的建设中,在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力不断的流失,高素质的人群也越来越少,而留守在农村地区的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类是基层的干部,而另一类就是老人妇女儿童等。经调查,发现农民工的数量已经占到了大约全国人口的20%,而占据了农村地区人口的50%,在农村出现的优秀人才,仅有1千多万人,占据农村劳动力的3.3%。在农村,缺乏农业推广人才,也缺乏生产型人才及经营型人才,而在我国高等院校当中,涉及农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都进入了事业单位工作,很少有人深入到农村工作。和城市对比,农村生活条件差,发展平台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低,加之社会上仍然对农民这个职业存在一些偏见,导致农村无法有效的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
(二)土地要素活力尚未释放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土地问题是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载体,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成功或失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并不健全,农民根本无法从现有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中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在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农民自身的内生动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农民的土地补偿方式也不是很满意,多数的补偿仅仅是货币的补偿,标准制定的较低。在农村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地区的宅基地面临着底数不清,交易对象存在着严格限制,拆迁补偿的标准较低等问题,而农民能够从土地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流转收入或者征地的补偿,还有雇佣合同,以及股权收益。并且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规范性也比较差,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从农业生产当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少,这也是阻碍农村地区振兴战略实施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
(三)乡村造血不足,与资金扶持不够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是资金缺口较大,资金投入的渠道较单一,并且金融扶持以及担保政策也存在缺失的问题,乡村地区所拥有的一些潜在的资源,资产没有被有效的盘活。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在财政方面涉及到的资金较分散,无法将这些资金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得资金利用率低。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严重的腐败以及重复投资等问题,导致这些资金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的地方,没有真正的给农民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点
(一)新闻报道,传递信息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先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业直接影响民生的根本问题。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
在新媒体时代,工业生产和商业发展需要媒体。实际上,农业生产甚至需要更多的媒体。农业是第一产业,媒体的发展应引起农业的重视。需要做的不仅是打开农业信息电视节目,而且要尝试打开社交媒体的官方帐户,如微信官方帐户平台,微博等。及时报道最新消息,并且新媒体迅速传播。以弥补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信息传输时效性差等缺点。同时,本地媒体不仅限于生产者,还应关注市场研究和检查,根据大数据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作物,以确保农副产品适销对路,农民有钱可以赚钱。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措施,将地理优势与市场优势相结合,以最大化生活和生产的利益,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振兴和发展。受新冠状病毒影响,许多水果无法出售,烂在地上。许多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转向在线销售。在这方面,反映了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由于大众媒体的宣传,许多搁浅的水果被成功出售,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媒体的振兴效果不能仅限于生产环节,应进行农副产品的现场销售,利用在线媒体的力量和优势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他们的销售量,并缩短他们的销售周期以获得更高的利益。同时,通过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与相关生产厂家进行稳定长期的合作,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范围。因此,从长期和解决当前问题的角度看,媒体在农村振兴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互融
物质资料是人类进行一切其他活动的重要基础,粮食是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哪方面的发展当中都需要坚持农业优先的原则。首先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进行保障,还需要确定一些重要的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给粮食安全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针对如何有效的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要在农业方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战略,希望能够在农业方面建立创新的驱动方式不断提高发展技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得城镇化的水平得到提高。乡村振兴战略所注重的是技术的创新发展,坚持将市场作为导向。而粮食生产一旦出现了问题,收益下降也会容易导致土地撂荒问题的产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严重的威胁。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延安时期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当作所有人民群众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一心一意依靠人民,实心实意惠及人民。在《西行漫记》中,埃德加.斯诺记载了两个红军小战士的话语:“红军帮助穷人”,“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人民的心声,平等带来信赖,爱护赢得拥戴。从毛泽东到普通战士,生活都是一样简朴。人民大到土地耕种小到吃水问题,党都是一样关怀。
结论:总之,延安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要时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虽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发扬光大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弘扬好、传承好、运用好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为建设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77。
[3]韩长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