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们的需求推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向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速度、保障产品规格(在一些零部件的生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还可以彰显国力,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已经慢慢的成为不同国家暗地较量的一种衡量标准,这样彰显出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但如今的机电设备随已有一些小成就,可还也有一些问题滞待解决,特别是在改造和维护方面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下面我们就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运行现状的分析和维护策略来展开我们的探讨和分析。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1.1维修不合理
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难以保证维修工作的合理性。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企业为表现自身专业性,选择在不恰当的时机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二是有关人员没有树立相应的节约观念,未能做到以专业视角为切入点,对磨损零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1.2机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主要依靠于我们所拥有的新的技术和材料和发现问题的及时性。由于是新兴事物,很多东西都是未知。我们是先有一些想法然后得出来我们设备设施,但是尚未经过实验,其可用性和实用性能否达到预期,都是未可知。马克思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机电设备真正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工具之前我们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巩固我们的基础,尽管这个实践是十分耗费时间的。电视中中央四套有这样一档节目叫做创造与发明,这档节目主要是记录一些新的机电设施的生产与发展过程,其中包含了农业生产、生活自动化和代步小工具等等,其中每件新的创造发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过了三四次的改造,而这三四次的改造仅仅是在节目中展现的,而其没播出的部分究竟还有多少次实验都未可知,但这一次的改造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十分漫长的短的有三四个月的,六七个月的而多的一次改造就要花上一两年。毕竟,我们要不断地试错,一次次的试错才能找到最为适合的材料与技术。
1.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缺乏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在扩大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以期提高产量和增加利润。很多企业积极应用新电机设备,但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得不到发展和提升,维修管理水平较差。很多企业使用过时的维修管理技术对新式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无法满足新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问题提升策略
2.1明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重要性
设备维修工作在机电设备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延长使用寿命的角色,能够有效降低机电设备更换成本。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将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覆盖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以前只注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工作转变成机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从全过程把握设备的可靠性,通过对机电设备全过程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发挥设备最佳效益,有效降低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每次进行机电设备检修后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相关型号的记录,并注明相关负责人与检查管理结果,在今后机电设备出问题后可以进行溯源。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与责任心,防止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做到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或者缺乏相关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知识。
2.2采用信息管理模式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时,企业应提升故障处理效率,杜绝无人处理或类似情况出现。例如,借助先进技术开展维修工作,在保证维修效果的基础上,缩短维修工作花费的时间。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维修管理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借助微信、QQ等软件构建线上沟通平台,确保各部门人员可根据工作情况展开讨论,以便潜在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另外,要想使机电设备得到科学维修与优质管理,各企业还应尽快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提上日程,利用该系统替代人工管理。该系统往往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传感器,可用来实时获取设备状态,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对提高设备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管理日志功能可降低有关人员管理设备的难度,为日后维护及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2.3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建设
要做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规范、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使维修管理工作能够有据有依,即依照相关制度要求,有条理、有根据、有标准,科学、规范且全面地落实各项维修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强化维修管理质量。对于维修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具体措施可表述如下。首先,必须全面调查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确保充分了解其实际运行情况,然后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要求,认真执行各种维修管理措施,做好日常运维检查工作,从而将故障有效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要规范落实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要求规范,并依照要求规范,对机电设备实施系统、科学、全面的维修管理机制,排查故障风险因素,降低故障发生机率,有效提高维修后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使其实现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生产活动安全开展。最后,在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对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清晰、明确划分,让工作人员清楚知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区间,在工作中应达到相关技术的标准或质量要求,从而通过量化管理清晰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有效落实维修管理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结语
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的改造及维护是我们的后期工作,是保证机电设备电气完美收官和长久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重视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作用,解决其现存的问题,保证我们机电设备后期工作的完整性,真真正正实现自动化,让我们的国家以更加优秀的姿态大步向前迈进,也证明中国正在悄然崛起,中华人民是十分优秀的人民,中国是令人尊敬的大国。
参考文献
[1]唐冰峰,王晓远.机电设备的电器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6):190.
[2]刘德君.机电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改造及维护[J].南方农机,2019,(16):190.
[3]庞璐.论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4):138-139.
[4]高建伟.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