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尤月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尤月菁,.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历史教学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8036.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下我国面临的教育困境指明了方向,但当前教育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导致许多教师无法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初中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初中教育可为学生之后的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蕴含着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健全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应结合课程实际,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优化初中教育内容,促进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036
基金资助: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初中历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有效促进初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将历史与现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打破历史事件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这些措施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促进其历史素养的提高。

一、强化基础知识,提升理解能力

想要通过课堂教学、教材解读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统“夏商周的更替”的教学为例。教学前,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这一主题的核心知识点和目标要求,如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关键人物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首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夏商周的历史背景、更替过程及历史意义等基础知识。其次,采用示范的方法,借助地图、时间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线索。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夏商周更替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答,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夏商周的更替具象化。例如,讲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事件。在教材解读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图表、数据等内容,如年代纪元表、疆域变迁图等,让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

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讲述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崇高精神以及历史事件中的道德伦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开元盛世”的相关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简要介绍“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这是唐朝的辉煌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通过这一背景的引入,学生对“开元盛世”有了初步认识,并产生了探究兴趣。介绍“开元盛世”时,不可避免地会提及唐玄宗这一历史人物,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唐玄宗在位期间为稳定政局、发展经济文化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如整顿吏治、改革税制、编修经籍等,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取“开元盛世”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张九龄忠谏,进行深入的道德伦理分析。通过这些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责任、忠诚等价值观,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开元盛世”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今社会传承和发扬“开元盛世”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开元盛世”的时代氛围,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将学生适当分组,每组模拟“开元盛世”中的一个场景,如皇宫、市集、书院等,扮演特定的人物角色并进行互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般体验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深入了解“开元盛世”这一段历史,理解其内涵和意义,更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跨学科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积极寻找历史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富有创意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比如,在历史与语文的交叉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能体现一定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其历史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历史与其他学科巧妙融合,为学生呈现生动、丰富的跨学科课程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外交通也随之兴盛,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主要贸易路线、港口城市等,并分析这些地理因素如何促进中外交通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还能巩固他们的地理知识。宋元时期,科技与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当时的科技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并探讨这些科技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与生活。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理解能力,塑造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持续努力,不断创新,实现更高质量的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冲建民.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刍议[J].学周刊,2022(1):90-91.

[2]夏修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