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壮大,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我国拥有众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其中包括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重要河流,这些水资源不仅可以用于供水,灌溉农田、发电、航运等,还可以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水作为新能源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运行灵活、稳定等特点,造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促进我国能源现状的绿色、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笔者对江北公用新能源有限公司能源站的运行情况展开分析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阐述现阶段的安全管理现状;二是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三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1 能源站安全管理现状
能源站作为新兴行业,行业安全管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可参照执行的行业安全标准较少,虽然我国现有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及管理理念比较先进,但是该业态的安全发展模式仍需要逐步实践、总结、完善;同时,其安全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也尚未成熟,一是建设期安全风险管控,从设计、评价、建筑施工、验收等环节需进一步总结、优化;二是运营状态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运行离不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根据能源站特有的运行现状,结合同类行业可参照的安全理念与技术标准,急需逐步完善能源站系统的安全标准化过程管理,以此提高能源站的本质安全。
2 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国内对江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区域供能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经验,但仍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1)从业人员安全能力水平与安全生产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新能源企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特定的技能和知识。但其发展速度较快,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相对滞后,导致人才供不应求。
(2)能源站建设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大多数能源站多为地下建筑工程,该类建设工程通常具有空间狭窄、环境恶劣等特点,结合能源站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具体建设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大型设备吊装、地下管道敷设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早期的能源站建设项目可借鉴的同类成熟项目较少,与安全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够细致,缺乏对各种情况的全面考虑,且未能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和经验;其次是设备的施工、安装存在不准确或调试不完善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能源站运行不稳定、设备频繁故障,进而影响能源站运行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3)安全管理标准化有待提高
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提升本质安全的关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强化能源站管理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堡垒”,为企业创造了最大的经济利益。虽然安全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极大推动力,但依然存在不被重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散漫懒散的现象;
②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流于表象,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没有根据能源站的特点量身定做;
③标准化管理兼职人员较多,对自身要求不高,致使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够规范。
(4)双重预防体系意识不高
目前,部分人员不够重视,对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管理只存在于表象。其次,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匹配度不够,运行起来效果不显著。
3 能源站安全管理问题探索研究
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1)强化建设期安全风险管控,提升建设过程本质安全
①介于地下建设工程建设的难点、重点,加强施工建设相关方的安全准入管控,重点加强人员的准入管理,包括人员资质、项目安全管理经验等方面;
②为了更好地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需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施工工序,并且不断地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其中重点要落实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标识、分析、分级管控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在落实风险管控职责的基础上,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杜绝风险。
(2)建立规范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①面向能源站的特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规范,建立完整、科学的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实现从主要负责人到员工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和评估;
②安全管理应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机制,鼓励员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改问题;
③相关部门应实时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的变化更新安全管理体系和内容,使其更加符合能源站的管理方式;
④根据标准规范,加强能源站领域的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图1 安全管理方法
(3)规范建立专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①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遵守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②特殊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作业,作业中必须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措施和无监护人时作业;
③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取保护接地,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用电设备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力争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4)增强全员双重预防体系意识,提高安全意识和主动预防能力
①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向员工传达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性,帮助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②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提出改善建议;
③建立奖惩机制,对于提出有效预防和改进安全措施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违反规定或不配合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和惩戒;
④对全员参与双重预防体系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图2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创建流程图
4 结束语
江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区域供能系统为城市提供了供冷供热技术,节约了传统电能所需的成本,对于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形成高质量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而能源站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展,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因此,能源站的安全建设是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徐晶,女,汉族,1983.7.26,江苏南京,副总经理/工程师,本科,环保、节能、工程建设,南京江北公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