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城乡统筹为基本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发展观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具体实施。本文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为指导,进行了在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一、城乡统筹发展观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1]。普遍认为乡村旅游除了基本的旅游服务功能以外,还具备非常明显的城乡统筹机制承载能力,起到多重的统筹发展作用[2]。城乡统筹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以下几个契机:
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策略要求统一城市与乡村,以城市带乡村,将城市富足的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城市发达的媒体网络加强宣传促销乡村旅游,开拓客源市场,从而推动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机融合。
第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政府将乡村经济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三,城乡统筹思想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途径[3]。其统筹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通过以城市带农村,以城市工业化推动乡村的快速发展。
二、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价值的深度认知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经济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差距也逐渐增大,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势必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4]。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使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使农民不仅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性收入,还可拥有旅游服务性收入,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经济融合。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农村资源为基本,以城市居民为巨大需求市场,满足都市游客享受田园风光,回归纯朴民俗欲望为目地的旅行产品,能够借助城乡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可通过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发挥旅游能带动相干产业发展的作用,间接地促成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乡村旅游业也是完成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工业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乡村旅游业的独特优势,逐步冲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社会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吸收乡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岗位多完全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城乡劳动力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就业的机会,岗位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同时,这也是农民收入低,并不断拉大与城市居民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融合。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
城市乡村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分割状态,在文明上也存在巨大鸿沟。旅游是以特殊环境和特殊文化为依托的活动[5]。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保留完好的乡村民宿风情,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形式对于都市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体验价值。而都市游客的来访为乡村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带来的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共同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城乡的联合发展。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制度创新,政策引导
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制度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企业应精确把握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质。确立以生态环保的民居生活为指导思想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学的原理来运营乡村旅游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旅游法律法规,来引导约束经营者,旅游者的行为,为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保护与挖掘乡土文化
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游客,其参与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乡间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开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就如同无水之鱼,必将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因此,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保护和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本土文化内涵。
(三)强调农村居民社区参与,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6]。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需特别强调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参与旅游经济活动,鼓励农民投资旅游企业,参与到其中的利益分配,确保农民能从发展旅游业中直接获益。以多元化的发展手段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其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四)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纪念品,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拓是旅游资源开发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旅游发展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手工业、农业、副食品业等行业密切相关。开发乡村旅游纪念品能带动这些行业共同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旅游综合体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五)城乡融合,一体化经营
加大城乡统筹等理念的应用,结合城乡发展现状,从城市招商引资,以城市带农村,促进乡村旅游链的形成,实现一体化经营。例如采用城市企业和乡村居民合作的形式,实现城乡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张瑾.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6)
[2] 王曦.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硕士.四川师范大学.2010
[3] 尤海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青岛大学.2015
[4] 吴思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金融成因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6)
[5] 徐福英.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硕士.青岛大学.2006
[6] 王艳.城乡统筹下的台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1)
作者简介:王梦磊(199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