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交通指挥中的应用
李玉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玉英,. 人工智能在交通指挥中的应用[J]. 人工智能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201.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是在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技术,特点是需要依托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提前设定相应的程序,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该技术目前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本文就主要以交通指挥管理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难题,结合基本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尝试进行人工智能程序的设计和推广应用,希望能够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降低交通管理难度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交通指挥车辆检测行人检测
DOI:10.12721/ccn.2023.157201
基金资助:

交通指挥工作通常是由交警在车辆容易拥堵的路段中,有秩序的安排车辆通行顺序,快速疏散车流量的一项任务,可以保证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并能监督司机规范自身的驾驶行为,避免出现在实线变道、超速行驶等情况。新时期,为了减轻交警的工作压力,很多交警部门都会尝试在交通指挥时推广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1.人工智能交通指挥技术在车辆检测环节的设计及应用

1.1程序设计思路

安装智能感应设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的开展交通指挥工作,最关键的是要使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各个红绿灯路口设置传感器,智能识别车辆与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将这些数据自动上传到核心控制系统中,就可以判断车辆在等红绿灯时是否有压线的情况。为了达到智能指挥的目标,还应及时配合安装语音提醒系统,在车辆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超过设定值时,提醒车辆不能继续前进或向两侧偏移。这个程序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降低当地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1.2技术应用流程

将车辆检测技术应用于交通指挥环节中,交警要根据人工智能技术检测到的信息来记录违规车辆的车牌号,给出惩罚措施,一般以对司机的驾驶证扣分或罚款为主。为了避免人工智能感应装置出现故障,还可以配合使用视频监控画面拍摄到的静态、动态影像,进一步判断司机是否有违规行为,为司机提供违规申诉的渠道,让交通管理工作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2.人工智能交通指挥技术在行人检测环节的设计及应用

2.1程序设计思路

智能化交通指挥程序中,行人检测模块主要是借助压力传感器以及红外勘测设备,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检测效果进行反馈。由于该程序主要采用的嵌入式系统进行指令传导,行人检测部分可直接运用压力传感器对应辅助调节法,完成交通路口的行人检测。同时,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电阻应变电桥,对应进行信号分析,再利用ADC0804程序进行模块进行外部反馈,这保障了智慧交通体系信息反馈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技术应用流程

实际在推广使用该人工智能技术时,如果道路左侧有行人正在过马路,右侧有车辆行驶,为了避免发生车祸,在行人指示灯为绿色状态时,应在智能识别相关信息后,自动启动感应装置,将车辆行驶时需要参照的指示灯改为红色,禁止车辆通行。同时,通过配套安装的语音模块,自动提醒行人注意右侧来车、提醒司机注意避让行人。目前,交通法规中新增了礼让行人的规定,要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遇到行人过马路时,应主动停车避让行人。所以,各地交警部门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工作,专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行人检测,旨在提高行人对交通指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3.人工智能交通指挥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设计及应用

3.1程序设计思路

交警部门决定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开展智能交通指挥体系建设工作时,应尝试从环境检测管理的角度着手,优化系统设计方案。一般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1)智能环境监测程序,主要依靠指令传输流程图,对终端设备以及交通宏观操控程序进行监测。如果监控结果为非标准状态,系统将继续按照“雨雪”、“大风”、“雾霾”、“阴天”等天气特征,对终端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灵敏度进行调整。(2)激光传感器通过激光光波的反馈情况,在空气通道中对光波进行机体测量,再继续按照电波信号的波率变化情况,将其转换为调节指令,进而在区域范围之内进行环境指令跟踪指挥。

3.2技术应用流程

在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可以在当地城市中建立试点,观察智能指挥工作的开展效果。一般环境检测任务都会根据当日空气湿度、紫外线强度、雾霾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当日是否适宜车辆通行。一般雾霾天气的可视度低,容易增车辆行车安全隐患。所以,交警应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调节信号指示灯的亮度,并配合采用语音自动播报的方式,提醒人们在恶劣天气下谨慎驾驶,关键要注意保持车距。

4.人工智能交通指挥技术在指示灯闪烁模块的设计及应用

4.1程序设计思路

除了常规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调整信号灯时长,合理疏散车辆之外,还可以在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设计指示灯闪烁的功能。这需要交警在掌握智能技术的操作原理后,能专门安装具有频繁闪烁能力的灯具,设定路况拥堵情况、突发交通状况的闪烁程序,提示司机注意行车安全。

4.2技术应用流程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自动化识别并处理风险问题,适用于降低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强度。比如,针对交通指挥工作而言,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城市道路的拥堵,根据畅通状态给出不同的信号指示灯,提醒人们将车辆驶入该路段后可能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一般道路畅通应使用绿色信号灯、较为拥堵使用橙色信号灯、拥堵严重使用红色信号灯,方便人们根据信号灯来判断是否要更换行车路线。另外,人工智能技术能用于提示前方是否正在修路或出现了交通事故。目前,很多司机会选择使用交警部门研发的APP,通过智能导航系统来绕开拥堵路段,这就可以有效帮助交警完成道路疏通任务。

结语:具体开展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保证道路通行渠道畅通时,应尝试配套引进感应装置,用于识别车辆行驶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并进行行人检测,通过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颜色、秒数,来保证行人通过马路时不会与车辆发生碰撞。另外,可以进行环境智能检测,计算不同环境状态下的车辆最小间距,智能处理能见度差的问题。还应设置提示闪烁灯,提醒司机注意路况。这些都是提升交通指挥管理水平的最佳对策,能满足时代发展对行车安全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罡.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应用[J].交通世界,2022(24):1-3.

[2]王弘毅,刘哲,盛文君,牟祖坤,贾淇惠,刘昌景.基于ARM的小型交通指挥机器人系统设计[J].电子制作,2021(21):7-10+8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