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
贾丽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贾丽平,.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摘要:
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接替区,正面临着大规模开发资源,求得经济全面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根据新疆实际情况提出在新疆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新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新疆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基金资助: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做出重要部署。2017年3月10号,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保证新疆绿洲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一、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新疆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均衡,污染企业“上山下乡”现象较为突出,生态退化依然严重,新业态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一)产业结构偏重新疆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建立了依托资源优势,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的资源型产业体系。

(二)能源消费结构偏煤

以2010年为基准年进行比较,全疆能源消费以年均近8%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煤炭消费更是以年均近14%的速度快速增长,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给大气污染物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16年,新疆的万元GDP能耗为1.69t标准煤,全国平均万元GDP能耗为0.54t标准煤,新疆的万元GDP能耗是全国的2.86倍。由于大量重工业的布局与建设,能耗总量与强度指标达标难度大。

(三)环保机构队伍与环境监管任务严重不匹配

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地市级环保局平均为13人,县环保局仅为4.9人。88个监测机构达标率不足8%,环境监管执法任务繁重,平均每个监察人员需覆盖1437km2区域,需监管10.63家污染源;每个监测人员需覆盖1560km2区域,需监测11.54家污染源。

(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尚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有待增强,生态文明体制中的市场机制改革滞后,部分改革推动力度不够,改革支撑能力不强。

二、新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的通行解释,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其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

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恰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在发展中重保护,实际上就是不求一时一事的短期发展,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人口、资源、环境有效范围内争取合理、持续的发展:在保护中求发展,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求得经济的最大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发展得以持续的基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的合理发展,才能使人类具备更强的能力,投人更多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不断向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转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且力而行,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新疆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

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以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其整体性,要求把任何一个系统都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新疆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与人类在系统中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生态系统的转化方向。统筹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人类行为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使其保持良性循环。

(三)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1.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经济行为的利益取向是十分明显的,市场经济必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人们经济行为的利益取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发生矛盾,尤其是可能与人们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和矛盾。如工业的治污问题,农业为获取高产大量使用化肥问题,为眼前利益大规模采挖甘草问题等等,都表现了这一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2.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与市场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借助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环保政策、措施。把维护生态环境与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谁维护谁得益,谁破坏谁受罚,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责任制。如新疆植被稀少、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小,种草种树,扩大绿化面积,防风固沙,营造良好的生态小环境是保护新疆生态环境的一项当务之急的大工程。显然这仅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法则、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种草植树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动各族人民群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浩大工程中去。政府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种草、植树的经济利益,谁营造谁拥有,谁种树谁得益,使其利益落到实处。

总之,要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一”的重要论述(“四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

参考文献:

[1]冯霞.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3):123-127.

[2]邓铭江.新疆十大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对策探析[J].干旱区地理,2014,37(05):865-874.

[3]陈作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