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中,线损问题作为供电企业运行情况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棘手问题,关系到主网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不断进步完善,及其具有的方便、高效等特点,在线损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进一步提高线损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1.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远程抄表
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电力营销技术的融合与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给线损管理提供相关数据,以此保证线损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传统的线损管理主要依托人力完成信息抄录工作,人力操作在抄录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误,导致误差和线损的产生。而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人力抄录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抄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计量自动化系统被运用于线损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抄表,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窃电的问题,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保证功率因数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2.计量自动化系统有助于防窃电
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包含电能计量仪器和数据传输网络,主要功能在于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将所收集到的电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管理中心。相较于手工抄录数据,低压集抄系统运用了定期自动计量的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对电能表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质量和准确性。传统的线损管理工作中,如果人为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误差和问题,很容易让非法人员钻空子从而发生偷电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窃电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电力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因此,在开展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防窃电问题。而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窃电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如果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用电异常的情况,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窃电问题,降低电能耗损,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问题
电力网主要包含输送、分配和管理等部分。线损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统计线损,指计算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获得的损耗;二是理论线损,指电流在流经电力设备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三是管理线损,指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之间的差值,管理线损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化计量电表取得了迅猛发展,表现在智能化计量电表的改进和更新,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误差,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不注重对电表的定期维修和保养,使得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误差,从而造成电能耗损。此外,智能化计量电表的运用范围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其在全国范围之内尚未普及,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仍然运用手动配电方式,手动配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误差,影响了配电的合理性,由此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线路的超负荷供电,从而产生线损。此外,线损的产生还与变压器有关,如果变压器运行存在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变压器轻载运行,从而导致线损增加,造成电能浪费。
三、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
1.加强常规性监控和加强报警分析
加强常规性监控是开展线路分析工作的最基本方法,其中包含收集电表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核对,通过开展监控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线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线损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动化装置完成监控工作。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加强报警分析,实现对线损情况的报警,报警工作主要由自动化装置完成,将故障信号传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接收信号之后开展相应的故障分析和处理工作。
2.建立智能化中枢系统
线损问题的存在影响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还会造成大量的电能耗损,无法保证电网运行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配电智能化应用技术进行线损管理,有效解决电网运行中存在的电能浪费问题。电网配电智能化应用离不开传感器的运用。通过运用传感器,能够收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智能化中枢。智能化中枢能实现收集不同电力信息的目的,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运算工作,从而获取配电决策信息,之后将相应的配电信息传输到不同的电力执行机构完成配电工作。运用智能化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线损。同时,运用相关技术能及时发出故障警报,相关技术人员根据警报开展故障分析,在分析故障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计量自动化系统全方面应用和管控
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低压集抄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和配电综合监控系统。其中,运用低压集抄系统能完成用电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用电管理部门,将其作为向用户收费的参考标准。运用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完成收费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配电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中低压配电设备失流失压、重过载等运行情况的监测和管理,从而保证故障处理工作的及时推进。此外,配电综合监控系统还能收集电网各部分的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对自动化机房和配电房等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和管理,掌控不同机房的工作情况。如果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故障,通过发送报警信号通知相关技术人员,并及时开展故障分析和处理工作,保证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4.创建线损模型
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计量点、变电站以及用户因素关系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线损模型。再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模型的有关信息。在目前的线损计算工作中,需要对线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各个计量点的用电量建立起有效模型。对线损的对象进行确定并分析,对分析对象的名称、所属类别以及电压等级等基本属性有所了解。线损的分析模块包括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四大块,由不同等级类型的电量明细组成完整的线损数据模块,通过一个通用性较强的计算模型对变电站、线路、台区的各类电量进行计算,通过不断地保持更新数据,为供电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数据信息资料,促使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行业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促进电网的信息化发展,还可以提高线损管理的质量水平,给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于线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线损管理的关键是对线损的统计和分析,为线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电力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畅.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在同期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浅述[J].中国科技投资,2018(33):131.
[2] 樊倩.刍议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8(11):48-49.
[3]朱真辉.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1(09):175-176.
[4]宋武升.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6):62-63.
[5]吴兴广.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日用电器,2020(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