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傅靖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傅靖中,. 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153.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于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木材的总需求,林木的采伐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渐扩大,进而就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从林业采伐作业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的角度出发,旨在从环保角度出发为林业采伐提供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林木采伐作业环境保护问题自然环境
DOI:10.12721/ccn.2022.157153
基金资助: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林木采伐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造成了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由林木采伐作业而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林木采伐在满足人们和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一味的增加林木采伐规模和数量,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将会造成水土流失、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减少,不利于林木采伐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采伐作业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林木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林木业发展迅速。林木采伐作业量与以往相比与日俱增。面对不断扩大的林木采伐数量和规模。再加上现代采伐作业设备越来越先进,与以往相比,现代林木采伐业的效率更高。传统林木采伐业依赖于人力,而现在人力逐渐被机械所代替。机械工作的速率比人力更高,但是相对而言,机械作业造成的破坏力度比人力更大。通过机械设备方式采伐林木会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物种多样性减少,并加重了生态环保工作的负担。基于此,需要林木采伐业的人员在工作时兼顾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维持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寻找一条可持续的林木采伐业发展道路。

二、林业采伐作业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一)破坏林区土壤

当前林木采伐业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与以往人力作业相比,机械化采林木采伐作业的方式效率更高,但是这种采伐方式对土壤的破坏力度也更大。一般用于林木采伐的机械设备都非常重,其本身在森林行驶过程当中会碾压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当中的有机质遭到破坏。机械设备在碾压土壤的过程当中,土壤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变小,并且土壤本身的透气性也会变差。与此同时,机械设备移动碾压后的土壤经过雨水的冲刷,土壤自身的肥力也会大幅度下降。此外,机械设备还会对森林植被造成破坏,从而造成大量的植被死亡。植被死亡或者减少会降低对土壤的保护力度,继而影响林区土壤的品质。

(二)污染周边水源

机械化作业排放的油料废弃物也会污染林区内的水资源。机械采伐林木的过程当中所残余的废料需要经过专门的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若是没有经过直接的处理,废弃物伴随着雨水流入林区附近的水源当中以后,会污染水源。此外,机械化作业排放的废弃物也会导致水质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改变,继而水质也会受到影响发生一系列变化。林区水源遭受到废弃物的污染之后,也会影响该地区的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威胁和损害人们的健康。

(三)破坏林业资源的正常更新

林木采伐作业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得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自身的透气性也会降低,进而会影响林木根系从土壤当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经过的机械设备碾压或者挤压后的土壤板结化严重,导致植物难以吸收土壤当中矿物质,鸡儿影响到林木幼苗的正常生长,延缓了林木的正常更新和生长质量,进一步会损害林木经济。此外,机械化作业方式占地面积大,在采伐树木的同时,倒下的树木会对周围苗木造成挤压,影响了周围苗木的正常生长。在采伐林木作业当中,机械化作业还会压折和划伤树木的枝干,而苗木的伤处容易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进一步影响苗木的质量,为了保障林区内苗木安全好额健康,应当进一步注意机械化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破坏生物多样性

林区是一个天然的环境,也是各个物种栖息和繁衍的天堂。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物栖息环境。保护林区就等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重视保护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林木采伐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代机械化的林木采伐方式在加大作业效率的同时,其采伐力度也超出了规定范围,其对林区环境造成了威胁和破坏。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以后,生物的正常繁衍和栖息受到威胁,这样将会破坏生物群落。尤其是采伐作业对林区土壤和水源造成的破坏,使得林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许多生物失去了稳定的生存环境,物种多样性也将急剧下降。

(五)造成水土流失

林木本身的根系深扎在泥土当中,这有利于锁住土壤当中的水分。同时林木的枝干和枝叶也能抵挡沙尘的侵扰,对于维持气候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错中复杂的根系固定突然地,而腐叶层和落叶可以吸收降雨。总体来看林木可以延缓雨水对于林区土壤的冲刷。而机械化的林木采伐作业破坏了森林结构,使得森林本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保护土壤作用力下降。树冠部分被破坏之后,阳光将直射到森林当中,这就加剧了落叶的分解速度,进而影响了落叶层吸收水分的能力。在缺少树冠和树叶的遮挡,雨水对于土壤的冲刷力度变大,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六)破坏森林景观

出于对林木生长质量和更新速度的考虑,在采伐不同种类的林木时应当考虑林木生长速度等问题。为此,人们通常采用间歇采伐和块状采伐的方法保护林木资源。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保障林区的美观性,破坏了森林多年所选哪个城的自然景观。

三、对于林区内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倡合理的采伐

森林是一个大的生物群落,其本身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以及改良环境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对于林木资源大量需求的情况下,人们也要重视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在采伐作业时,需要保障林木的正常更新,保障林木群落的完整性。林木采伐业也要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林木采伐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也能保障森林环境不遭受严重破坏。

(二)加强机械设备的改造力度

机械化作业方式虽然提高了林木采伐效率,但是机械设备本身体积和重量很大,其在移动过程当中会对林木区域的土壤和水源造成破坏。基于这一点需要采伐业进行技术革新,尽可能的选择体积小、破坏力小、作业灵活的机械设备。在遇到特殊地形时,为了不破坏当地的土壤结构,可以选择人力作业方式,减少机械设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加强对于保留树木的保护

通过机械化作业采伐林木会使倒下的树木划伤和压折周围的苗木。为了保护林区内的幼苗,维持林木的正常更新。需要林木采伐企业重视对幼苗的保护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严格控制机械走向和采伐苗木倒伏方向,及时清理树干缠绕的藤蔓植物,保证幼苗的完整性。

结语:总的来说,林木资源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林木需求量的增加,需要重视生态和环保问题,保护林区土壤和水资源,使其可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博宇.林业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03):98+101.

[2]陈创云.林业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对策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08):53-54. 

[3]陈维忠.浅谈林业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8(03):100-102. 

[4]陈昱钢,谭泽盛.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8. 

[5]李鹏源.林业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