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优化并科学应用建筑设计方案,不仅能够确保施工规划的合理性,还能维护整体建筑结构的功能作用。如若此时存在隐患或操作失误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后续施工,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难以挽回的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方案设计的重视,并借助有效措施加以顺利落实,以确保行业发展的稳定性。
1.建筑方案设计的本质内涵概述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逐渐意识到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了顺利落实。由于方案设计具备较为明显的复杂性、专业性特点,并且设计过程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强化设计人员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交流,以确保设计成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首先在设计初期,工作人员应当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地址结构和施工范围等相关要素,并且根据各个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建筑整体布局、功能划区情况进行明确,以便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其次,由于建筑行业内部管理工作始终浮于表面,因此难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此必须加大工作人员对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视,并将其与施工作业相联系,以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效益得到充分提升[1]。
2.1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2.1有利于维护建筑设计的规范性
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建筑设计科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前,工作人员必须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并列出与其相似的服务内容和分布内容,以便更好地明确具体的服务对象和影响范围,同时为项目落实情况提供必要参考。
2.2有利于提高成本管控质量
施工成本是各个参建方重点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下,设计人员需要借助常用材料,完成良好的施工设计,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工程结构面临的诸多问题,还能在材料成本管控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2.3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需要将工程项目内容考虑在内,并在建筑方案设计期间完成各个项目的计算与规范。自进入施工现场后,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调查,并在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以便为后期的图纸设计提供必要参考。高质量的施工图纸不仅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指导,还能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确保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4有利于形成工程精髓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指的是在现场环境内对基础结构设计追求所产生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设计人员的操作下得出的建筑设计方案肯定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位设计人员,都需要充分挖掘施工现场的关键数据和方案设计价值,并将其充分展现在设计图纸上,以形成一种反映建筑企业精神面貌的建筑物,同时使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这也是形成工程精髓的重要渠道。
3.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的应用要点及实践路径
3.1平面布局设计
在建筑工程平面布局设计期间,工作人员需要事先明确建筑基础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如室外场地与安全出口之间的位置设计。同时分析建筑物、道路、人之间的空间关系,以便更好地明确建筑物出入口。其次着重考虑人员的日常流动情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平面布局的总体规划。为此,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现场规划情况,结合工程项目周围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预期方案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平面布局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2明确建筑布局之间的联系
就目前来看,建筑布局的规范设计与明确,需要设计人员参考各个参建方的共同意见才能完成[2]。在做好基础意见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设计人员需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融入先进设计理念,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上述环节中,相关企业难以避免会对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务必要事先明确建筑布局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其中的实践路径和具体步骤,以确保后续施工的高效开展。同时在现阶段的行业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与方案设计的有机结合需要建立在功能设计思路基础上,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条例。从整体角度来看,要想积极构建功能丰富、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就要协调各方负责人,以便设计出与建筑工程项目效益要求相适应的成熟作品。
3.3功能区划分和设计
方案设计期间,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分配建筑物中的使用区域、出入口、管理区等。例如将休息和活动分为两个区域,以避免相关人员在建筑使用期间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此时针对功能设计相对复杂的区域,如若未能对其进行精细化划分,就会直接影响后期的统筹管理,从而导致设计人员陷入恶性循环。在此情形下,许多设计人员往往会根据特定流程来进行功能区域设计和划分,以达到确保方案设计科学有效性、降低使用矛盾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一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将整体条件相对良好的区域设置为主要使用区域;另一方面,将整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设置为其他功能区,如用餐区、活动区、茶点区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各个功能区,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人员的多元化要求。
3.4造价管控
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控,就需要对项目内容进行适当优化和调整,以达到科学管控材料、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损失的目的,同时保障工程项目的各项效益。为此,首先,设计人员应当深切认识到方案设计与造价管控之间的关系,并在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强化科学的资金管理力度[3]。其次在方案设计期间对人力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科学配备,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最后,严格把关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收支情况,并基于现场施工情况调整设计内容,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强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经济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完善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规划人员需要切实提高对建筑设计和方案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在基础上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便更好地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质量。否则不仅会限制当地经济发展,还会对居民的健康生活构成直接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深切认识到方案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并优化建筑施工环境和经济环境,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各项效益。同时借助多种有效措施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明确建筑布局之间的联系,实现功能区划分和设计,积极落实造价管控工作,以达到强化设计效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婉意. 价值工程在建筑项目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 (14): 160-162. DOI:10.16621/j.
[2]蒋啸. 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3, (12): 40-42.
[3]吴玉燕. 数据规整工具在建筑设计方案技术指标核实中的应用 [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 46 (02):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