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气工程技术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张生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生文,. 基于电气工程技术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J]. 能源学报,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79.
摘要:
近年来,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传统处理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电气工程技术为构建高效、智能的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技术,可以使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高效运行,提高能源利用和处理效率,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电气工程技术污水处理系统智能化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379
基金资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智能的污水处理系统成为迫切需要。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可能。通过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智能监控、优化调整和高效运行。该技术为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适应不同水质条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因此,研究基于电气工程技术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电气工程技术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1.1需求分析

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处理能力,确保系统能够适应特定区域的污水排放情况,并根据当地环保法规和水质标准,明确系统应达到的出水水质标准,以保证系统设计的环保性和符合法规要求。在需求分析阶段,还需详细考虑污水的水质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污水的化学成分、有机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以便对各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同时,需考虑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反应速度,确保系统在不同水质条件下能够高效运行。另外,考虑到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需明确系统的电能需求和供电方式。具体而言,需要分析污水处理设备的功耗特性,以便合理配置电源系统和确保系统在供电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在电气系统方面,还需考虑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满足整个系统的电气控制需求。

1.2系统规划

需要明确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包括各个处理单元的布局和排列方式,考虑到电气工程技术的特点,可合理规划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在系统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以确保电气工程技术的集成能够对预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整个处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每个阶段的设备布局和连接方式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1]。同时,要确保系统能够在复杂的污水水质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这需要在系统规划中考虑对不同水质情况的适应性。在应用电气工程技术时,合理规划能源分配和利用,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以降低系统的总体能耗,可以考虑采用能源回收技术,如余热回收和光伏发电,以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为了实现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规划中需着重考虑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规划传感器的类型和布局,以及与控制单元的联动,实现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1.3硬件设计 

针对传感器的选择与布局,需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各项水质参数,合理选择传感器的类型,如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并优化传感器的布局,以确保全面而准确地获取污水的实时数据。在电气设备的选型方面,硬件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处理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泵、阀门、电机等。同时,对于这些设备的配置和布局,需要考虑其与传感器、控制单元的协同工作,以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运行。硬件设计也需要关注设备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以应对污水处理环境的苛刻条件。在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中,需考虑采用何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以实现系统与监控中心的稳定数据传输。硬件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自主性,即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硬件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和保持通信连接,确保系统的持续性监测与控制[2]。另外,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执行器,并设计相应的电气回路。硬件设计要考虑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以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调控。在电源系统的硬件设计中,需要确保系统具备可靠的供电和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波动和停电等突发情况。

1.4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需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策略的设计,合理规划软件结构,确保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同工作,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全面管理。在传感器数据处理方面,软件设计需考虑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校正,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水质监测数据。软件设计还需要关注数据存储和管理,以有效地存储大量的监测数据,并提供数据查询和导出功能,满足后续分析和报告的需求。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中,需要制定智能化的控制策略。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PID控制等,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实时调控,以适应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处理要求。软件设计还可以融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进行学习和优化,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效率。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也十分重要,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机制,确保系统与监控中心之间的稳定连接。另外,软件设计还要关注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操作便捷性,可以设计直观的图形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查询历史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调整。软件设计也可考虑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远程管理。

2、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研究

2.1 系统能耗的优化

在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下,通过对系统中各设备的能效分析和优化配置,实现对泵、风机等设备的精准控制,以达到最小化的能源消耗,选用高效率设备和调整运行参数,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均能维持最佳性能。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水质参数,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对设备进行动态调整,使其在不同条件下保持高效运行。系统能耗的优化还需注重电源系统的设计,引入能源回收和储能系统,有效利用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余热和能量,提高电源系统的效率。此外,考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如太阳能和风能,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系统的环境影响,实现更为可持续的能源利用[3]

2.2系统处理效率的优化

利用电气工程技术,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精细设计和优化,确保每个处理单元协同工作,包括调整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阶段的参数和操作条件,以提高去除率和减少废物产生,达到最佳效果。在处理效率的优化中,智能监控系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整。监测系统能够识别处理中的异常情况,并自动调整相关参数,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优化整体处理效率。另外,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如MBR(膜生物反应器)等,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膜技术能够有效截留悬浮物和微生物,减小处理单元尺寸,提高系统的处理负荷和效率。此外,膜技术的引入还可以降低后续处理工序的能耗,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

结语

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水处理问题,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通过科学的需求分析、系统规划、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持续的优化改进,这一系统不仅能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还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期待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愿景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小玉.污水处理系统电气控制自动化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4):224-226.

[2]侯绪勇.污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5):3.

[3] 石梦桐.基于PLC的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2023,52(11):246-2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