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建城市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方案
张永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永锐,. 浅析新建城市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方案[J]. 交通技术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摘要:
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新建城市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情况越来越多,新建城市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时,不能影响高速的正常运行。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切入,对高速“路改桥”、下穿结构框架通道、半幅施工半幅通行、修建临时保通道路等方案进行阐述,着重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关键问题,为今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道路下穿结构高速公路路改桥保通方案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基金资助:

1  项目背景

拟建工程位于宿州市埇桥区,穿越京台高速,路线全长约3.5km。

主要功能定位:

(1)本项目与片区内其它主干路共同组成区域主干路网,起到联系城市各功能区与交通集散的作用,促进片区的发展。

(2)向西打通断头路,形成城区内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主干路;

2  建设条件

2.1 高速现状介绍

现状G3京台高速2003年建成通车,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

(1)现状高速平面

交叉路段高速与本项目平面线形均为直线,交角67.8°。

(2)现状高速实测高程

现状高速平均填土高度约3.5m,交叉路段拟合实测高程后的高速纵坡较为平缓。

(3)高速横断面

现状高速路基宽28米,双向四车道。远期改扩建后路基宽度42米,双向八车道。本项目所在路段高速暂无改扩建计划。

(4)其它附属设施

交叉位置高速前后有现状构造物及交安、信控设施,此外现状高速既有管线有中分带通信管线5孔、外侧监控管线1孔。

路线交叉处现状有1-4.5x3.5m箱型通道,高速排水边沟在此断开,向两侧排水。

2.2 下穿京台高速设计方案比选

因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平坦、高速路基填高3.5m,考虑节省工程造价,充分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采用下穿高速方案。

常见的下穿方案有高速公路“路改桥”、下穿框架通道两种,本次进行详细阐述。

(1)高速“路改桥”

所谓的“路改桥”就是将下穿位置的既有高速路基挖除改建为桥梁,新建的市政道路从桥下穿行。通常采用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导改通行或修建临时保通道路的高速保通方案,总体施工步骤如下:

①对既有高速进行交通导改,将半幅交通流导引至另半幅或临时保通道路;

②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并进行高速“路改桥”施工,至桥面全部完成具备通车条件;

③导改恢复高速既有交通、解除交通管制,开挖桥下路基,进行下穿段的市政道路施工,并对外露桥墩部分进行修饰美化。

(2)下穿框架通道

该方案通过设框架涵实现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本文提出如下方案综合比选。

①明挖施工。该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明挖施工与“路改桥”中的半幅施工、半幅通行及修建临时保通道路、半幅保通异曲同工。但相较于“路改桥”方案,框架结构的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且会对后期高速公路改扩建实施增加难度。

②顶进施工。首先需要在高速两侧开挖基坑、开展边坡支护、井点降水等工作,浇筑待顶推的框架节段,然后对高速公路的路基进行支护。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中,高速上的车辆仍可维持原有的交通流向正常通行,但需在前后出入口限制大型货车的进入,并加强交通管制。顶推施工不破坏现状高速路基、不中断高速的交通运行,但工艺复杂、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工程造价急剧上升,同时施工期高速行车风险高。

(3)比选结论

设计前期阶段对高速“路改桥”、明挖现浇钢筋砼框架、顶进框架三种方案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技术比选,推荐采用高速“路改桥”方案,造价节省、施工易于控制,便于远期高速改扩建实施。

2.3 本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本项目下穿现状G3京台高速公路,拟对现状高速“路改桥”。本项目纵断面坡度分别为2.95%和2.45%,设R=2300m凹型竖曲线。京台高速“路改桥”后,桥下主车道净高大于5.0m、人非净高大于2.5m(均已考虑远期“四改八”)。

本项目标准横断面宽40米,考虑“路改桥”落墩条件,下穿京台高速段横断面宽度采用48米,横断面布置图如下所示:

图片1.png

图1 下穿路改桥段道路断面

图片2.png

图2 下穿敞口段道路断面

本项目桥梁上部结构拟采用低高度密肋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径布置为4x18m,桥梁全宽28m,与现状高速路基宽度一致,横向分幅布置。现状地下水位较高且存在粉土层,下穿高速桥下设U型槽。

3  高速保通方案

3.1 半幅施工半幅通行

该方案需先封闭半幅高速进行施工,另外半幅交通导改为双向两车道通行;施工完成后再将交通导改至该半幅保持双向两车道通行,封闭另半幅进行施工;待全幅桥梁施工完成后高速恢复正常通行。

该方案不修建保通道路,可降低施工难度、节省造价、节约工期,但限制了既有高速的交通流量,施工时需维持单侧交通的安全性与有序性。

表1 路段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分析

1.png

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交通量分析,现状路段饱和度为0.38,服务水平为二级,车辆相互之间干扰较小,接近自由流。施工保通期间,若采用半幅封闭半幅通行的方案,路段饱和度为1.02,高速公路会造成拥堵。结合区域路网,如果把大型车辆提前全部分流至市区外环路进行绕行,施工区仅限小型客货车通行,路段饱和度可降低到0.55,三级服务水平,方能满足短期的交通需求。

3.2 新建两车道临时保通道路

本项目所处高速路段交通量大,若将大型车辆全部分流,一方面对高速营收影响大,另一方面会致使外围交通压力骤增。

因中心城区不允许大型车辆驶入,需经由外环路绕行,总绕行长度约50km。为减小施工期对高速运营的影响,本次于高速东侧新建2车道临时保通道路,承担施工期单向交通流。高速“路改桥”分幅施工,另半幅继续承担对向交通流,每半幅桥梁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交通导改。

该保通方案在施工难度以及交通组织方面都比较简单,但保通道路为临时工程,施工结束后需完全拆除、周边环境恢复原状,导致工程量增加、工期变长、投资增大,而且在施工期间需要新增临时占地。施工期间高速持续运营,半幅施工需做好基坑支护、井点降水、安全防护等工作,避免导致高速路基失稳、沉降等,影响道路及施工安全。支护工程将进一步增大工程投资。

3.3 新建四车道临时保通道路

本方案对高速全幅导改,保通道路建成后将双向车流全部导改至保通道路,直至“路改桥”施工完成后高速交通恢复原状。

该方案的优点:

①“路改桥”期间无需另行交通导改,对高速运营的影响较小;

②两幅桥可同时施工,缩短工期;

③高速“路改桥”可直接明开挖施工,减少支护工程量,节省投资。

该方案的缺点:

①临时保通工程规模更大,投资更高;

②保通道路断面更宽,临时占地面积增大、对现状高速防护林影响范围更大;

③明开挖可节省支护费用,但对既有高速路基的破坏范围大,恢复成本高。

前期阶段经全面的经济技术比选,推荐采用“路改桥+新建2车道保通道路”方案。

4  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从工期、施工难度、对高速的影响、投资及高速改扩建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新建道路穿越既有高速公路时选择何种设计方案,要根据穿越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高速公路的基本情况等综合确定,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及资金情况,以保证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徐世友.某城市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的影响分析计算[J].中国科技投资, 2020, 000(007) : 157-158.

[2] 张后庆.某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的提升改造方案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 2022(6):13-19.

[3] 卓世龙.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节点方案探讨[J].江西建材, 2022(5):203-205.

[4] 徐孝辉.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技术方案比选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 2022(6):25-27.

[5] 黄锦春.新建市政道路U形槽下穿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分析[J].福建建筑, 2022(4):116-1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