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立体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体系中的根基要素,在融合几何学成果的基础上为环境艺术设计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成果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鉴于立体构成的作用和价值,有必要探讨应用立体构成的具体方式。
1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当作开发的客体,之后对这片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其中的建筑、花坛等因素进行布局与设计,再根据设计的总体架构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最终选出质量高但价格低的材料。20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生态与设计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艺术,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效果十分显著。
2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2.1全面性
立体构成相当于几何学体系和传统设计体系的结合,在艺术设计中融合几何学的相关思想,对于抽象的形态物体进行综合设计,进而达到物体形态设计的最优解,立体构成思想更加强调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要素和实际技法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
2.2以人为本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对自然和质朴生活的追求。因此,将生态理念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重视绿化覆盖率,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舒适的自然环境。由于在同一空间环境中的人们对于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事先预设好植被绿化的整体效果,以此防止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导致植被严重退化、绿化效果差等情况,例如,植物选择不恰当或者植物的层次设计不佳等。一旦出现这类问题,不仅会对环境绿化的美观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基于此,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要结合每一个空间环境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此来使环境设计中的植被绿化率常年保持在最佳状态。
2.3突破性
通过立体构成思想建立的对象是一种三维形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多种要素的组装任务。基于立体构成的设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成果相对更加简洁明了,并能够在生活生产中体现更广泛的效益,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根本性突破。
3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要点
3.1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环境的融合
为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方文化因素的创新,设计者必须在保证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创造性举措,以保持生态的动态均衡。纵观普利茨克获奖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表明,环境设计艺术普遍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重视。要确保设计的各个元素,如,位置,造型,选材等都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对当地的文化因素进行了重新转化和渗透,从而为环境艺术中的地方文化因素的革新打开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3.2视觉体验
视觉是人感受外界环境,感知环境空间最为直接和主要的方式,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所要考虑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在视觉设计之中,设计者需要考虑点、线、体、面、色彩、光影等要素,通过单独要素的展现,或者是多重要素的组合来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设计者对于视觉体验的考虑要着重从空间位置变化方面入手,因为体验者往往会是以不断运动的方式来欣赏作品,虽然中途也会驻足观赏某一处的设计,但更多时候,体验者还是会以移动的方式来欣赏作品的全貌。在这方面,设计者要以一个动态的视角来进行设计,体现“一步一景”和“移步异景”的理念,从游人的角度出发,体会视觉区域的变化和从不同角度所产生的对于同一景致的不同视觉体验。另外,在视觉体验方面,色彩的使用也非常关键。众所周知,色彩不仅仅会给人以生理方面的感触,也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感受。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大面积相同色彩的使用,如果一定需要如此设计的话,可以在大面积同色彩之中加入补色设计,既避免审美疲劳,也让色彩的视觉体验效果更佳。例如,在大面积的红色区域之中适当点缀上白色,往往会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感受,让人既不会感觉红色区域的空旷,同时也不会因为几点白色的融入而破坏整体的简洁美感。另外,在室外公共区域,如阶梯、缓坡等区域,应尽量让色彩的搭配变得丰富或者使用色彩较为丰富的图案,这样体验者可以一边欣赏色彩的变化或者图案的内容,一边完成阶梯的攀爬或者缓坡的行进,让体验者的疲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3强调主题创新,增进元素融合
在环境艺术创作中,主题创作既是其核心,也是促进地方文化创新与创意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这要求设计师对生态的理解和对材质的要求相对提高;通过功能设计、本土文化等因素的综合运用,使其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感情意识,从而有目标地进行设计和创新。同时,设计师要从整体上对地域文化要素进行颜色和形式的合理调配,以保证其具有基本的时代意蕴,并在与现有的实践经验相配合的基础上,对主体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目标和总体方案,在赋予其新内涵的同时,突出鲜明的创意和多样化的主题,以达到更高的个性。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在运用地方文化要素来表现环境艺术主题时,应着重强调具有鲜明的主题创意特征,特别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方面,更要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深刻挖掘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在进行文化符号的选择时,也可以从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将其有机结合,使其更直观、更清楚地传递出文化形态和地域文化的深层含义。
3.4采取生态设计的方法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应用时,可以采取生态设计的方法,以生态设计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促进生物多样化发展,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来尽最大努力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同时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使生态环境系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的废弃地或者垃圾场,设计者就必须采取生态设计的方法,使这些地方重获新生和生机。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充分思考怎样利用生态设计来使这些遭到破坏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以及如何使这些地区更加美丽。
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立体构成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立体构成建立全面认识,并在设计中灵活应用立体构成,提升设计成果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姝娟.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86-187.
[2]白洁.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18):69-70.
[3]张艺璘.关于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21(1):44-45.[
[4]张亚美.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3):76.
[5]孙兆奇,崔虎杰.环境艺术设计中表现方式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