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
​周丽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丽娥,. 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 中国环境保护,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6.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量逐步提升,但是,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高,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大。因此,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随后引出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阐述其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
DOI:10.12721/ccn.2021.157086
基金资助:

引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勘探手段和开发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效率差、对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如今,矿产资源的开发已经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国家政策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手段过大的环境破坏程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改善矿产资源开发手段,妥善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中国十分必要,应当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并大力研究。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一)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的总量和种类较为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的伴生矿等现象,矿产资源成分复杂,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数量不足;同时,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分布不均匀,许多矿产资源存在位置交通不发达,不利于矿产资源的运输。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特点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行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对于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行业内的许多仪器设备的更新效率低下,硬件条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差,会长时间的工作在深山环境中,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行业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对于环保性能的重视程度较低,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二、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与成因

我国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一般存在于地下,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手段对于环境保护不重视,常常发生过度开采等现象,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的地点,经常会导致地下产生严重的采空区,造成地表塌陷、地面下沉,而且会在地面上留下巨大的坑洞,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产生频繁的泥石流和滑坡现象;同时,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手段导致了盲目占地开采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难度大,并且开发手段现代化程度低,在开采的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开采区域周围的地理环境条件的勘探水平低,使得矿产资源开发单位常常在对于矿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网络分布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开始开采,破坏了该地区的地下水结构;而且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产生的大量的固体废料,有些废料就被随意丢弃在低洼地带,这些废料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As、Hg等,如果随意堆放,会随着雨水的冲刷和自然渗透,会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直接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矿产资源开发对植被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时的大占地面积和高环境污染会对周围的土壤条件和水资源条件产生严重破坏,生长在矿区附近的植被由于周边环境的破坏会大量死亡,大幅削减了当地的植被覆盖面积,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植被对于地区水土流失的限制作用大幅降低,使当地水土流失程度更加严重;而且,对于一些特定地区独有的植被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对于我国生态多样性的维持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三、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相关法律法规

为改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必要从法律法规制定的角度加强对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限制程度,明确规定在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中的环保规定,防止有些矿产资源开发从业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开发过程对于环境的破坏而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也有助于加强行业内的公平竞争和工作交流,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水平的革新,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工作效率,从源头上杜绝环境过度破坏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保监察体系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环保监察力度不足,监察体系不完全,导致了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有许多不满足环保要求的开采项目被批准和实施,而且在矿产资源开拓的环节中, 也由于监察力度的不足而存在过度开采,破坏性开采的现象。于是,我国应加强对于矿产资源环保水平的监察体系的建设,切实保证各个项目满足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同时加强对于矿产资源项目开采过程中的监督,定期的检查开采工作对于环保法规的实施力度,杜绝阳奉阴违现象的发生,从实践的角度减小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

(三)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人员环保意识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许多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在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设计工作中对于环保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导致开采工作进行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大,所以,加强对于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对于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工作设计的环保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可以加强对于从业人员对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意识,培养矿产资源开发行业从业人员“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意识形态,为我国矿产资源行业未来的现代化、高效化、环保化发展做出铺垫。

(四)增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增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该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首先应当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从业人员待遇,吸引各行各业人才服务于该行业,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行业对于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结合;其次应大力重视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本身专业人才素质,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在专业性上与国际接轨;还应该加大对于该行业的投入,保证硬件水平过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创新能力,保证矿产资源的高效率开采水平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环境的条件下,而矿产资源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应该加大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因此,加强对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环保水平评估,加大对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环保监察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并加强行业的创新水平,对于降低我国矿产开发时对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应引起行业的重视和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陈辉,常磊.矿产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5):238-239.

[2]杨雷.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9):291+295.

[3]赵雪.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102-103.

[4]陆建民.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J].低碳世界,2017(25):98-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