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因为教学任务繁重且班级中的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很多学校中的财务会计课程只能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并不会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互动过程,基本上是采用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整体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十分僵化,无法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完成作业时也基本上都是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虽然很多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开始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但并未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也没有积极地应用当前较为流行的微课堂和云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手段。
2、教学内容滞后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在于涉及面较广且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企业中的常规业务内容为主,并对一些特殊的业务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从而组成了较为丰富的课程体系。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对“营改增”等税法内容进行了改革,但一些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并未根据现有的变化而进行改变。
3、评价机制滞后
因为财务会计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只能够通过课后作业、考勤和课堂表现情况来确定学生的成绩,无法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财务会计的考试题目设置更多的是偏重于理论部分,题型主要包括计算、判断、选择和会计处理,这实际上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并未涉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浪潮下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无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而言,在会计专业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师要对课本内容做深入分析,选取适当的案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
以“账户与复式记账”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小会计的情书》一文,指导学生对文中的段落进行朗读:“亲爱的小王,我们第一次相遇是在第二个月报结账后的第五天。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你穿着一件成本不高、有着巨大无形资产的粉红色连衣裙,迈着收支平衡的步子在新登记的盛夏引人注目!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贷方。我相信我们的姻缘在前生的账簿中就已记载了,绝对不是简单的或有事项。于是,我发誓一定要成为你的借方!”在对这封形式新颖的情书进行朗读的过程中,班上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出现的会计名词,进而引出教学主体。通过此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收到更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联系生活实际
就现实情况而言,部分会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将会计理论知识、有关条例灌输给学生,以保证教学进度。此种教学方法,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在增强教学趣味的同时,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以“固定资产”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涉及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固有资产仍然保持原有形态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可举一些生活实例,如“驾驶过的汽车会变成拖拉机吗?”“我们居住的楼房会变为茅草屋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会”,这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进行“静态报表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中包含利润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用拍照或录像等方式举例。例如,某公司要想将某季度的经营成果反映出来,制作利润表,就如同录像,利润表能够记录下某阶段的动态效果,所以称其为动态报表;某公司要想掌握某个阶段的财务情况,必须结合资产负债表,就如同拍照,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定格为某个画面,所以称其为静态报表。
3、开设实践课程
要想有效培养中职会计专业人才,还必须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测验技能。根据课堂课程学习,学生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充实,但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却很少。实践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要独立设置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并延长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时长。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多数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在第三学年分配的,基础课程实施和实践活动培训是分开进行的,从集中学习到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是一种深度和浅层次的方法,整个过程与人们认识的规律性不一致。基于对海外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科学研究,笔者认为应尽可能地调整会计课程的设置。在第一学年,开设一些实践活动班进行观察和社会认知研究,并结合基础课程实施,使学生能够基本接触财务会计事务管理,并了解基本的财务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在第二学年,逐步开设技术专业的财务会计基础课程,案例教学课程,专题讲座和辩论会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会计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财务会计思想和财务会计计算能力。实践活动课程将在第三学年开设。通过学习和培训技术专业基础课,学生专业培养基本上是财务会计程序和财务会计计算动态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步进行财务会计相关事务的管理。此外,实习和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课程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根据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结合,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会计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财务会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做好监督管理
通过调查显示,每周用于财务会计复习的时间小于3小时的学生约占比百分之六十,而不复习的学生约占比百分之九,因为财务会计的课程每周一节,课程时间为4小时左右,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大纲的合理安排,提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具体包括案例讨论、课后作业、预习部分和重要知识点等等,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复习和预习过程。教师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作业的批改和预习的检查,同时也能够监督管理学生的复习和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很多内容就可以由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完成,课上仅针对那些关键的内容和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另外,财务会计课程教师也应该定期编写案例库,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财务知识,并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是时代赋予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和核心目标。中职院校教师必须革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素质为宗旨,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霞. 探究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思路[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1):279.
[2] 杨芳. 论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财讯,201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