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对建筑设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强调古典建筑风格的重要性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从业者应当在工程项目中融入更多古典建筑元素,在加快建筑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达打下良好基础。在追求现代化建筑的时尚装修风格的同时与古典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兼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1古典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区别
通过对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设计的区别,要想实现两者融合,就要先掌握差异性。研究发现,两种建筑设计层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构成材料
古典建筑木质结构的应用广泛,以特殊的加工工艺作为整个设计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榫接、斗拱等形态合理且非常牢固的框架结构,这种技艺发展相对成熟,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当今的现代建筑中主要采用砖块搭配钢筋混凝土的形式,工程主要材料已经由木质结构转变成了钢筋水泥。另外,构成材料的转变也可以较好地保护生态,由于木材总量有限,再加上施工规模扩大,为了不损害植被,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替代原有木质结构,这种建材生产周期短,结构耐久性理想,稳定性明显高于传统的木质建筑。
1.2建筑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建筑风格各异,建筑形式丰富多样。根据对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了解可知,建筑的设计讲究天圆地方,分布不仅要对称,还要错落有致,建筑在平面上始终保持平衡的状态,这种典型的设计可以从四合院中体现出来。其院落和水井位于中轴线的位置,作为建筑群的中心,围绕中心点配置房屋,同时还要强化采光和通风效果,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突显出建筑美感。而现阶段的建筑设计更多地满足了功能性需求,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在建筑设计时,平面的规划方向也萌生了多角度的变化,不仅要配备电梯,还要有草地水池等实用性较强的配套设施,但这样的配套设计会占用土地资源,另外观赏性不强。
2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古典环境的思路
2.1古典建筑环境
古典建筑风格受到时代及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复杂影响,经济政治背景的不同以及哲思流派的不同,使古典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整体而言,在封建社会思潮下古典建筑反映了严肃的阶级观念。中国的建筑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折射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传统文化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哲学思想影响了古典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古典建筑不仅是古人对自然、对社会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宗教信仰与思想学派发展的凝聚,反映了中华文化深厚的意蕴与哲学探究。古典建筑环境通过材料的应用以及布局结构的设计表现出庄重严肃的视觉氛围,同时与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结合表现自然中的山水线条美感。例如在古典园林文化中,建筑设计发展出多样化的造园方式表现山水草木的天然形态,构造诗情画意的建筑环境以寄托古人的哲学思想。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典建筑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不能盲目冒进,尤其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科技与审美的创新使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环境有了极大的不同。因此,应当探寻两者之间可协调的关键节点,通过全面地深入解析将现代建筑设计进行解构和重规划,使其能够与古典建筑环境进行再融合。精准把握古典建筑中的典型元素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将现代化的设计工艺与古典建筑的素朴美学进行有机结合,对颜色、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避免添加过于华丽夸张的设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效用表达“宛自天开”的审美思想,将古典建筑的美学观念渗透与现代设计规划中,使建筑形态能够融入于古典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中。
2.2景观建筑环境
景观建筑设计风格不仅是古人的审美表达,在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以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为代表的景观建筑同时也凝聚了时代建筑风格的精髓,对于古典环境整体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对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古典环境的思考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应用景观建筑的关注和重视,注意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建设需求及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科学的搭配将现代设计与景观建筑的古典美感进行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的体量相对较小,在整个建筑体系表达中扮演画龙点睛的重要角色,因此设计时,应当对其与大体量现代化建筑本身的距离进行适当的把控,使其具备锦上添花的点缀配成作用。作为节点性建筑在现代设计中添加景观建筑,应当注意与整体设计风格保持协调统一,避免时代感过于突兀造成建筑风格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为使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典环境及景观建筑适配也需对其色调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古代建筑更强调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光线美感,讲求顺应自然规律和法则,因此在两者融合时建筑整体设计中,应避免运用过多艳丽强烈的色彩,把握好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美感平衡。区别于西方古典建筑的华丽或田园风格,中国古典建筑本身与宗教发展和哲学思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本身不仅代表着时代的审美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古人的思考与情感。景观建筑代表了古人对理想化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和盼望,亭台、万堂、阁楼、游廊等多样化的景观建筑表达形式,均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在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古典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加强对文化及自然背景的了解,突出中国古典建筑本身特有的含蓄意境美。
2.3古典园林建筑环境
古典园林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本身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其形成艺术性的整体,结构布局以及植被覆盖等设计环节的不同也使得园林建筑环境之间产生了差异。古人受道家哲学思想将“天人合一”与“无为”哲学应用于传统园林设计中,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合理配置使园林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林间花草的美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植物的选择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花草树木为意向表达自身的情感和理想,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建筑设计中营造出不同的建筑环境氛围。例如常青的松柏能够表现出端庄严肃的园林风格,而大片坚韧的翠竹则能够给人以典雅、飘逸之感。因此也可通过应用类似的典型植物意象进行点缀使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典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尤其在工业化的生产背景下,丰富的建筑材料为风格的融合交汇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根据意象风格选择的不同应用适当的材料,使建筑风格保持和谐统一的平衡状态,既有利于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发展,又能一定程度上保留古典建筑的历史美感。以上文提到的竹林为例,在当前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下,可通过适当添加玻璃或金属元素使其于竹子形成呼应,特殊的建筑材质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够更好衬托出竹子轻盈纤细的美感。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对空间的巧妙规划与合理利用既增添了建筑趣味又表达了古人的生活情趣,是时代美学与思想学派交汇所产生的结果。这种多样化的空间规划形式丰富了视觉效果的同时,使中国古典园林兼具了动态美与静态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应当注意提高对空间利用规划的关注和重视,提取古典园林中的精华要素将建筑本身与植物进行交叉运用,从而达到促进风格融合、丰富建筑造景的目的,注意避免对园林要素的过分强调,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
3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古典环境的方法分析
3.1参考中外现代建筑案例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典环境的结合应当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量参考过往案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现代建筑时代特征的同时,使其与传统风格进行有机结合。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参考案例的照搬照抄,应立足于实际需求针对具体古典环境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园林造景、色彩调配以及植物景观设计等措施在现代建筑中增添古典建筑元素,从而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特点。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将多样化的江南古典园林造林手法应用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既延续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建筑手段。新馆继承了传统的造林方法对空间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了叠石、理水的设计效用构建了多变的空间布局,使整体建筑布局呈现出开拓和谐的动势。同时结合江南园林的院落划分设计方式,使建筑之间建立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协调关系,突出建筑设计风格的同时保留着建筑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由于苏州博物馆新馆背靠拙政园、忠王府等一系列传统建筑,因此在整体风格上依然保留了古典园林灰砖白墙的色彩要素,而在建筑材质方面通过添加花岗岩、玻璃及金属等工业元素的方式融入了现代化审美。建设材料的选择一方面促进了两种风格的融合交汇,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整体建筑质量,优化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尽量多的参考既有案例,对项目需求及周边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整合,在此基础上灵活借鉴案例设计思路,为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古典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3.2兼顾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建筑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支持,然而对于蓬勃上扬的建筑产业而言,传承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古典建筑中通常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材,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对建筑空间进行重构,并通过添加山水花草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结合,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及热爱。以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为代表,通过筑山理水、植树种花等方式营造“天然雅致”的建筑风格,并添加亭台、花墙、游廊等景观建筑对整个园林进行画龙点睛。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在与古典环境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性的继承古典建筑中的风格要素,并在应用先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如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贝聿铭放弃了传统园林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太湖石,为了保证整体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选择应用抽象处理,既保留了建筑整体的古典元素,又避免了风格生搬硬套可能造成的矛盾与不和谐。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尤其在古典环境下更应当对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代手法对古典风格元素的融入进行创新性处理,能够有效推动整体设计风格的统一化。
3.3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在古典环境下进行现代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两种不同风格之间可能产生的碰撞与矛盾,因此,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矛盾冲突的缓和。建筑审美本身受到时代变迁及文化发展的影响较大,古典建筑中的部分典型意向反映了当时古代人民的哲学思考与生活观念。例如,宗庙宫殿等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就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强调的君臣父子关系,其中单体建筑功能的区别也集中表现了政治秩序和阶级观念。而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当体察到传统元素背后所凝聚的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元素及表现形式进行诠释,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平衡和谐。既应当保留现代建筑风格中特有的时代美感,又应当使人们能够在建筑设计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共鸣。使传统元素合理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应当对不同元素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深入全面地了解,保证其余整体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通过调整空间配置和色彩搭配等方式进行完善,或以抽象画的形式进行意向的表现,保障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和协调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建筑设计院古典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不仅需要充分了解认识到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应牢牢把握现代建筑风格。应当以辩证的视角看待古典建筑设计,继承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灵活应用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方式,兼顾现代建筑风格与古典美感才能推动整体产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娜.论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26):94-95.
[2]范杨钧.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典环境的结合[J].居舍,2020(13):75.
[3]姚远.从古典建筑设计的文化涵义探现代建筑及环境规划的人文理念——建筑与环境艺术的文字解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229.
[4]王丽纯.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23-25.
[5]徐晨起.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城市建筑,2019,16(6):36-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