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规划设计是林业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能够提升造林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造林技术是目前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升森林植被面积和营林造林工作水平。为此,应加强林业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分析,了解到林业规划设计的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造林措施,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规划设计要点
1.1合理选择造林位置
林业规划设计并不仅仅是林木的简单种植,应对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做出规划,考虑到林业发展的经济影响和生态影响。为此,在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确定林业种植规模和数量,可以由工作人员调查周围环境,结合造林标准等合理选择林业种植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林业工作人员首先要保证选择的适应性,不同环境下造林栽培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按照政府规划和林业生长环境综合确定造林位置,从而满足林业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需求。其次,造林位置尽量体现规范化特征,可以在位置选择过程中多多参考林业管理部门、林业企业和附近居民的意见,发挥林业规划设计的合力,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在保证位置优选的基础上为后续造林养护提供助力。并且,造林选址也需要考虑到荒山绿化工作的影响,体现一定的生态效益,为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2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树种是林业规划设计的重点,选择优良树种能够提高种子成活率,提升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进造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在林业规划设计中要以树种选择为重点,结合不同环境条件、气候情况、水文特征等确定树种类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树种的适宜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林业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区环境确定树种类型,比如说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低,许多树种受低温影响无法存活,但松树、柏树树种具有耐寒性,即便在零下40℃的环境中也能存活。因此树种选择要满足外在环境需求。另外,树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在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的影响,可以由林业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制定合理地造林计划。比如说在落叶松的种植中,根据生长习性发现其多种植在半阴坡和阴坡区域,对土质、排水性等要求较高,大约每年3-4月份进行移栽。从而以此提升树种选择效率,做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
2.林业造林技术措施
2.1保持树种多样化
在业造林技术应用中,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树种选择时要注重科学搭配,构建多元化的生态林业系统,从而提升林木的生态抵抗力。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所种区域进行造林规划,将具体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种植区,建立完善的林木造林结构,提升林区的治理水平。同时,在科学搭配树种期间,技术人员要结合美观性、实用性及经济性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优化具体方案,提升造林项目的综合效益。在林业种植中,要尽量避免种植单一树苗,可以结合具体的区域环境特点构建混交林,一般在搭配中选择喜阴、喜光苗木以及耐旱喜水苗木,浅根系搭配深根系苗木,落叶苗木搭配常绿苗木等等。在重点造林项目期间,还可以通过阔林混交常绿落叶等方式,科学搭配树种,确保能充分利用水分、空间及土壤资源,促进树种多样化,建设完整的生态链,推动林业稳定发展。
2.2合理创建林区结构
在造林工作中,想要提升苗木种植的整体质量,首先要注意高低混交搭配,创建多层次的林区结构。苗木成林后能够形成森林生态体系,确保森林的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稳定发展。在苗木移栽前,要加强试验种植,明确苗木的生长详细情况,并具体计算其成活率,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开展大范围的种植活动,如果成活率不高,则需选择其他优质的树种进行种植。
2.3做好病虫害防止工作
病虫害防治是避免造林技术应用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参考如下几点病虫害防治措施。首先,建立工作人员病虫害防治培训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当病虫害发生时,能提出明确的治理措施,遏制病虫害范围扩大。其次,在选择树种时,将病虫害抵抗能力作为重要标准。然后,科学规划苗木种植密度,确保森林的透光性,从而促进苗木光合作用,提升苗木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最后,要保证苗木种植的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对造林的影响,避免出现一棵植株被污染,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的现象,提高造林技术应用的的质量。
2.4了解到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规中都强调了造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升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可以有效提高区域其他部门、基层人员、民众的配合度,从而顺利开展造林工作。造林部门要全方位制订宣传计划,如制作宣传手册、宣传彩页等,将森林植被介绍、保护目的、防火知识等印刷在册,发放到区域各级部门、单位及基层群众手中。同时,要提升管护人员的造林管理意识,可以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并完善工作要求,提升管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夯实基础理论,为人员日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基础。同时,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制定具体的监管制度,对存在消极懈怠行为的人员进行适当惩处,从而起到警醒作用,消除人员的消极懈怠情绪,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积极投身工作,提高造林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结语: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及生态和谐的基础,目前造林规划设计及技术应用还存在发展困境。为此,应明确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分析林业造林技术的应用情况,从而制定实施造林规划设计及技术的措施,帮助造林工作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工作方法,促进造林建设顺利进行,从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林区规划和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武明.基于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实践分析[J].新农业,2021(06):63-64.
[2]李国红.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研究[J].新农业,2019(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