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郭孝彦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孝彦,.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地理研究进展,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摘要:
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措施,包括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结合乡土地理,丰富学习内容;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基金资助: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已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无法帮助学生明确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地理知识点的主要组成元素均来自生活,是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抽象性极强,高中生在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略显吃力,加之课堂教学的枯燥与乏味,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点的整体吸收率并不高。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借助生活常识以及生活现象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解读,可帮助高中生建立学习认知,突破高中生理解吸收地理知识的思维障碍,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从常见的地理现象导入新课教学

地理学科本是揭示人类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客观规律的学科,天气、土壤、水文、植被等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常见的地理元素,并让学生思考。如在教学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时,我以北京、重庆、深圳这三个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形态的基本规律与类型。北京处在华北平原,重庆是山城,深圳是海边城市,三座城市的地理环境截然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很好的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这三座城市的产业形态,思考:三座城市的空间结构图有什么不同?

二、借助社会热点引入教学资源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人口流动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以人口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课前可以搜集相关新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情况,同时提出问题:我国当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有哪些?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呈现怎样的特征?影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有哪些?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合理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利用乡土地理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加深对家乡的情感,也可以加强对家乡的认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培养科学的地理认知观。具体来说,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结合课堂教学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如在关于敦煌风成地貌的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敦煌典型的地貌特征以及形成的基本原因。地理教师可以以本地的地理乡土资源为课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再如,以植物圈与植被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大概了解自然界中植物圈与植被的种类以及特征,但是这样的认知较为笼统,学生能够学习到的知识点也比较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然地理学习探究活动,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植物生长特点,或者自己外出旅游时观察到的植物的特点,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有关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参观现代农业大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农业生产环境中,观察农业大棚中的蔬菜、水果种类,以及生产环境的特征等,并形成自己的观察笔记。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表达的能力。

五、融入生活常识,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改变了高中地理课堂的思路、方法,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融入生活常识,创设合理的生活教学情境,对高中地理课堂的所有内容进行调整,按照不同方法呈现出来,引导同学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体验。生活常识的应用,会与学生产生较强的共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旨在让同学们充分了解生活中水资源的重要性,杜绝严重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教师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分析西北荒漠的变迁史。同学们将发现西北区域并不是最开始就是荒漠,而是环境破坏严重、地理变迁、生活破坏、工业破坏等因素共同造成。虽然大家现在生活在东部区域,但是如果西北的荒漠继续恶化,必定导致大家的家园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通过学习地理,学生要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坚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的教学还要对治理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明白,荒漠化并非不可逆转,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好像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一样,要不断积累。

六、加强生活体验,改善教学活动

随着高中地理课堂的体系不断完善,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带来了更多的教学选择,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的问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育进程应加强生活体验的介入,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由此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多的保障。

七、结语

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理念应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创新,引导同学们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按照全新的方法完成。生活化的理念应用,促使高中地理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与学生产生了较多的共鸣,整体上的教育工作开展按照全新的路线进行调整,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创新。日后,教师应继续对高中地理课堂的方式、方法进行合理的转变,针对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内容做出有效的整合,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瞿秀华.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0(22):183.

[2]杨明. 生活化教学与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结合[J]. 科普童话,2020(15):144.

[3]沈兆玲.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J]. 新课程(中学),2019(12):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