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
唐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杰,.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888.
摘要: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有助于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高标准农田连片提质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统一治理修复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其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还对现代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为了积极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学、环境学和美学理念,注重并做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关键词: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888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增长阶段,相对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更关心的是发展质量和民生福祉满意程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对以往更加注重“三生”问题,即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千万工程”的城乡结合,共建共享理念,在解决农村资源匮乏的基础上,帮助农村摆脱对农业单一生产模式的依赖,优化村庄内部的生产结构和功能,进而由提高农村的经济利益逐步延展到社会、生态、文化多方面同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种全新的土地管理理念和实践,其内涵远不同于传统的土地整治。它不再局限于对农田的简单整理,而是站在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对农田、水域、林地、草地等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整合。这种整治方式不仅关注土地本身,更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

从整治的范围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调的是“全域性”,即对整个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的、全面的管理。这包括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等多个方面。它不仅要求对每一寸土地都进行合理规划,还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从整治的深度来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深入土地利用的各个环节,从前期规划、实施、报备,到审核、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整治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这种深度的管理,不仅提高了土地整治的精细化水平,也确保了整治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体现了“全要素”管理的理念。它不仅关注农田等单一类型的土地,还将村庄、山水、林地、草地等所有自然要素都纳入管理的范畴。这种“全要素”的管理方式,有助于维持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强调“全部门”的协同合作。它要求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种跨部门的合作模式,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是一种“全周期”的管理方式,不仅关注整治工作的前期规划和实施阶段,还重视对整治工作的后续管理。这种“全周期”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在工业化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单一要素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切实需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全域土地整治有着多政策运用、多目标定位、多要素整治、多规划统筹等特点,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是重点内容,与此同时,结合村庄实际生产生活经验内容可知,产业振兴离不开国土空间强有力的支持,在现阶段生产力过剩的大背景下,农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农民提高收入的需要,只有关注并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供给侧改革,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真正的实现脱贫致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实施,在允许可以优化整合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有助于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问题,吸引各类资本方进入到乡村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和金钱支持,进而有助于提高乡村地区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对于乡村振兴稳定健康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为了满足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需要,提升整治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关注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第一,在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之前,要明确整治工作的核心思想,相关人员需要立足于土地资源安全战略要求,基于改善生态环境,利用现有的土地整治工程,做好相应的“净土”工程实施工作;第二,做好耕地基础土壤层面杜绝污染的相关技术应用工作,工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加大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地、污损土地修复及土地有机重构等技术在整治工作中的应用,为实现工程净土目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第三,在现代社会持续不断进步发展的情形下,要加大技术和方法创新研究,大力开发无污染、绿色且可持续的生态融合型土地整治技术和方法,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技术支持;第四,要关注并积极开展资源整合工作,通过对现有土地整治行业平台和相关资料的整合,联合行业内一系列优势的科技资源,为创建国土系统国家层面的科研平台提供相应的支持;第五,在信息科学技术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要关注并大力推进土地工程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大数据平台的发展,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2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在乡镇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过程,乡镇政府需要精心策划并确定一系列的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与生态恢复。这不仅涉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还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在实施这些项目时,必须明确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水源保护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的实施年限、规模及资金预算等关键要素。这些细节的明确不仅有助于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还能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乡镇政府在规划过程中应积极落实上级政府出台的政策,确保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与国家、地方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通过与上级政府的沟通,乡镇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从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3.3优化土地布局,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

土地细碎化一直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以往的土地整治中多是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虽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却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2016年国家一号文件中曾经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不仅仅要保证耕地的数量,还要在整治过程中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兼顾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很好的完成了这一点。在某省的整个土地整治期间坚持从源头进行保护,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土地集中成片,解决空间布局无序化和耕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改造期间,某项目区内的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13m2,各类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达到1.33万hm2,治理废弃矿山89座,达到了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土地集约化,改善农民人居环境的目的。土地集中之后,可以由政府组织在大片集中的土地上种植同种作物,由国家建造水利喷灌和无人机农药喷洒等设施。作物成熟时,还可以组织收割机进行统一收割,大大节省了人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我国进入到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阶段,顺应城乡经济发展需要,更好的协调了人地关系,满足了社会生产生活运行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综合研判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并简要分析其应当采取的策略。通过全文可知,在现阶段,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比较好的解决乡村振兴历程中各类制约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降低土地空置率,吸引社会资本方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进而能够比较好的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营,陈朝阳,马文婧,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09):132-134.

[2]焦晓磊.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山西农经,2022,(08):40-42.

[3]李博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转型发展及路径选择分析[J].山西农经,2021,(21):60-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