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面向区域社会的高素质营销人才。与企业合作,实行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师资互通,以提高育人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是众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梦想。笔者就本院与LN集团的校企合作为例,总结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LN集团合作,成立LN产业学院,面向医药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医药产品销售、网络营销、新媒体推广、客户管理、营销调研与策划、数字营销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营销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医药市场终端维护、产品销售(线上+线下)、渠道管理、客户维护、商务数据分析等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式创新型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为“六进六化六融合”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构建 “六进六化六融合” 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沂蒙精神进校园、校企领导进班级、企业工匠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教室、学校教师进企业、学生实践进企业”“联合招生常态化、培养路径多元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共享制度化、实习就业规范化、产教研培一体化”“目标融合、团队融合、文化融合、标准融合、课程融合、评价融合”。
其中六进之一是沂蒙精神“进”校园。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定期举办沂蒙精神艺术党课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为同学们打造新型思政课堂。校长挂靠班级开主题班会、讲授思政课,解答同学们关于实习、就业、自我发展等问题。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高品德、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大学生。
六进之二是校企领导“进”班级。学校校长、党委委员挂靠LN校企合作班、LN集团专家每学期为同学们做专题讲座。
六进之三是企业工匠“进”课堂。LN集团每两周派出一名企业工匠到班级为学生上课。LN集团为订单班学子制定授课内容,将《商务礼仪》、《销售技巧》《鲁南精神》等知识传递给学生。
六进之四是企业文化“进”教室。由LN集团投资,为工商管理学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装饰教室,装饰教学楼走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企业员工角色认知。
六进之五是学校教师“进”企业。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LN集团销售部、互联网事业部挂职、下车间锻炼等。
六进之六是学生实践“进”企业。学生去企业进行课程实训,认知、跟岗、岗位实习,参加由企业发起的摄影大赛,LN集团暑期夏令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企业认同感。
六化之一是联合招生常态化。将校企共同招生进行常态化管理。
六化之二是协同育人多样化。育人双主体,在校园和企业共同进行授课。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轮流为学生上课。推行现代学徒双导师制度,建立LN学院大师工作室,聘请产业教授、客座教授 2 人,企业工匠、企业导师 23 人为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和技术技能;依托产教研培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团队成员综合服务能力。
六化之三是课程建设模块化。打造校企特色的课程体系,搭建“人文素养课程+专业模块化课程+创新创业项目”课程体系,进行平台课、专业必修课、职业能力拓展课的模块化课程建设。
六化之四是师资共享制度化。聚焦医药营销发展方向,打造“专家引领、名师主导、双师主体” 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将企业专家纳入学院师资队伍,共享企业及学院的优质教师资源。
六化之五是实习就业规范化。专门出台校企合作的实习就业制度,对学生到LN实习进行制度规范化管理。
六化之六是管理机制科学化。基于“协同”理论,以“合作·共赢·创新”建设理念成立LN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建立了“双管理、双身份、双保障”运行机制,形成了“理事会管理主体、双方共同参与” 的双管理格局、“学校聘用企业员工为兼职教师、企业聘用教师为企业 兼职员工”的双重身份、“组织机制、沟通机制”的双保障机制。
六融合之一是目标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学院及LN公司高度融合,双方从制度到师资全力配合保障目标实现。
六融合之二是标准整合。经过沟通协商,院方及企业方对于培养人才的教学标准及实习标准进行整合,并形成文字。
六融合之三是机制融合。保障机制及运行机制融合。
六融合之四是人才融合。企业师资及学院师资共享共用。
六融合之五是技术融合。学院在教育时,将最新医药营销技术纳入教育教学内容中,进行技术的最新融合。
六融合之六是成果融合。双方共同探讨育人及合作方法,并将成果进行共享。
三、“六进六化六融合” 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第1、2学期,学生到校内及LN集团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见习与认知教育,并完成公共课程、简单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
第3、4学期,学习较复杂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在校内完成医药专项技能训练,并引入真实产品进行营销实训,使学生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第5学期,在LN集团以实际产品为载体的跟岗实训和岗位实习。
第6学期,在LN集团以岗位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就业相结合,培养过程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梯次递进,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1】奚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失灵的理论溯源与解决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9.
【2】李健. 淡马锡模式中的市场化精神及其借鉴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3】 刘举. 校企合作条件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改革 [J]. 农家参谋 ,2019.
【4】王靓靓.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J]. 才智,2019.
【5】] 薛鹤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A]. 现代交际 ,2014.
【6】柴草.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合作治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7】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李黎萍,(1973-),女,汉族,山东招远人,现为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教学部专业讲师。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