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客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实现绿色和谐的设计原则的同时,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客家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特点,深入了解其生活方式,利用多样化以及规范化的设计方式来将客家人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结晶融入到当地的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以此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扬,为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予以满足。
一、客家文化的内涵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客家人是我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广泛分布于我国乃至全球各地,客家人具有朴实好客、辛勤劳动等品质,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体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客家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了客家人的文化烙印,已经融入了客家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具体来说,客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区中不同文化元素,也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包容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移民文化特点,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客家人用于保护家人以及财产安全的客家围屋,就是客家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风格极具梅州特色,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就可以利用客家围屋的设计理念,充分使用传统文化以及梅州地区文化,将客家人爱家精神进行充分体现出来。
二、客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要求
客家文化主要集中在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是中原汉人在南迁之后不断融入外来文化,并在长时间的传承发展之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见证了我国汉文化的发展,被称为“古汉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客家文化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其民居、建筑、民俗、历史以及艺术等都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无限的灵感,大大提升设计成果的文化层次。但是,客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需要遵循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标准才能得以实现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当地环境景观的优化,是需要基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其发展规律而设计的,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明确环境艺术设计原则以及相关标准,将客家文化的审美追求以及精神内核进行充分体现,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来将客家文化元素通入到当地的自然系统以及人工设计之中。
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尊重客家文化的历史发展,客家人的历史背景决定其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原文化,而在南迁的过程中,中原的汉族文化与南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了这一文化精粹,因此,客家文化本身就具备非常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并结合了瑶族、畲族等当地土著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体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保证其独特的设计放歌,将客家文化的内涵与环境艺术特征进行充分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三、客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途径
(一)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果想要实现客家文化的有效应用,就需要落实客家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推动客家文化的创新,将客家文化的精神内容融入到环境设计之中,否则就是单纯的文化符号堆砌,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将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核进行传承,结合当前人民审美以及生活模式进行文化创新,以此来借助客家文化内容,使环境艺术设计内容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客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已经在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中得以一定程度的利用,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客家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文化精神、建筑以及民居等层面,适用面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拓展客家文化的应用面,利用工艺、技术、语言、颜色等设计元素来进一步体现出客家文化的独特性,立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以及基本元素,来将客家文化元素以及技艺内容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系统之中,从而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客家文化的协调,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例如,设计人员就可以利用客家文化中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设计要点,将公园的水池景观与客家文化进行融合设计,将梅州的建筑风格利用雕塑等方式进行体现,这样就可以借助其水文环境以及水体流动来体现出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以及南迁的历史背景,保证公园水景的自然美感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表达客家文化特色
客家文化的核心就是移民文化,例如童谣、民歌、饮食、民俗等都是以中原儒家文化为核心,不断吸取其他文化而得以形成的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价值,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体现出客家文化的形式美感以及语言艺术,让自然环境能够被赋予客家文化的烙印,同时,设计人员也需要意识到,客家技艺以及艺术作品同样也是蕴含着浓厚客家文化内涵的元素,需要结合一定的艺术审美以及造型设计来进行合理运用,赋予客家文化元素设计以及装饰的属性,表达出客家文化中深厚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确保环境艺术中客家文化内容的感染力以及独特魅力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三)增强设计艺术共鸣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当地社会之中,为广大人民提供体近自然的舒适环境体验感,为人民生活工作以及社会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场所。此外,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因此具有明显的信息传递以及审美欣赏的功能,基于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客家文化,将其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系统、人工系统之中,利用客家文化的内核以及设计风格来进行设计艺术风格的拓展与延伸,让当地民众能够在环境景观之中体会到客家文化的艺术特征,引导其能够与当地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共鸣,充分体现出设计内容的文化感。
(四)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能够为当地社会建设予以积极推动,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无论是何种设计方式,都需要体现出大众文化,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具备实际意义。因此设计人员在使用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民众意识,将客家人的生活理念以及文化传播性进行充分体现,也能够吸引外来游客对客家文化的体验与了解。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全面开展市民调查工作,了解民众对客家文化的认可程度,决定客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占比,将通俗易懂的客家文化元素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元素,并适当地使用客家文化中的不同类型文化与特征来增加受众面,遵循民众审美以及大众文化传播要求来开展设计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得以不断更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以逐渐凸显出来,这就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客家文化内核的理解,突出设计内容的时代性以及新颖性,利用客家文化的丰富内容来进行造型、色彩、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有效融入,遵循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此来推动当地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钰.环境艺术设计中客家文化的融入研究[J].文化产业,2022(3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