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探讨
​黄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维,.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探讨[J]. 中国环境保护,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30.
摘要:
现代化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国家逐渐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专业性和复杂性非常强,必须要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配合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管理工作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技术含量,才能够把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城市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并探究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有效措施。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方法
DOI:10.12721/ccn.2023.157030
基金资助: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生态化居住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但是近些年来城市工业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内部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活质量。需要积极贯彻落实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综合性管理,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环境污染防控力度,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科学领域的进步,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非常强,涉及到了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既能够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最大化地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防控作用,不断强化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创建出了更加健康和生态化的居住环境[1]

2.法制化原则

从事生态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原则,指的是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要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质量。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对于各项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保障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把生态环境管理机制落实到实践当中,约束个体单位和企业的行为,减少环境的污染问题出现。法制化原则还能够确保一旦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解决,避免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恶化。

3.全面化原则

在新发展阶段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站在全局角度思考管理工作的开展方案,综合性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城市生态管理机制,转化成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社会的发展效益和生态效益[2]

4.协调性原则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前城市发展阶段,各项经济发展项目在投入建设之前,都需要衡量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拒绝任何本末倒置的情况出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具备以预防为主的防治管理理念,规范企业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产、活动行为,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落实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慢慢修复城市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改善恶化程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探究

1.加强环保宣传

在新发展时期为了能够把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成效发挥出来,需要首先从社会氛围入手,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更多环保知识,让广大城市居民能够了解自己在环保工作当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当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以及普及性比较强的自媒体平台,宣传和普及生态环境管理知识,针对社会公众进行思想文化的熏陶,唤醒环保精神,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节约生态资源,维护好生态健康,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创建出“加强海洋塑料污染防治,共创无废城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有拍照打卡、发放活动纪念品和问答互动等环节,让当地居民深刻认识到了塑料污染现状,对于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关注,主动身体力行时间绿色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力度,需要利用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作为依据,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府职能监管部门能够清晰的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复管理、管理空白区等问题,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法律法规还有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严格惩处一些导致生态环境发展受到影响的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职能单位能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环保工作落实情况,及时针对法律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升法律制度的参考价值,把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3.完善协调机制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系统性和综合性非常强,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多个不同的政府职能单位共同参与其中,才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但是多个政府职能单位参与也意味着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结构协调能力。各不同政府职能单位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工作成效,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缺少了综合性,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互组织协调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首先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调机制,及时改善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并针对环境管理环节的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帮助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成效。在工作落实当中要形成管理小组工作模式,各部门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层,负责各单位之间相互的组织结构协调工作。也可以利用激励机制来把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升工作积极性,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组建出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专业团队,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整体管理水平。

4.引进先进的技术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利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当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全面监控生态环境危害行为,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提升信息共享效率。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全面的、动态化的监测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健康造成危害的违法行为,从平台系统上及时了解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并及时采取技术方案来有效治理城市污染问题,帮助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和质量。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也是多元化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加强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鼓励相关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持续研发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工艺,能够及时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生态管理体系构建需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实现整个分析检测,整体判断在城市生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激光扫描和远程遥控等技术构建出一体化和数据化的管理系统,让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更加全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经济体制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打造出更加符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环境,需要站在可行性角度加强实践管理,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并加强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利用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体系约束企业行为和个体行为,让社会公民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管理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曌,宋继碧.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策略[J].环境工程,2022,40(09):363.

[2]李耀基.关于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分析及路径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5):151-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