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职业培训发展的新方向,有必要通过公布和实施20项职业培训规定,实施职业课程改革。本文以《电商运营》课程为例,思考该课程如何与“1+X”证书制度改革相结合,主要探讨笔试改革的目标、笔试改革的内容以及促进笔试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电商运营》课程建设背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无论是网上购物用户数量还是电子商务交易量都在逐年增加。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2016-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6.10万亿增长到37.21万亿,年均增长率为9.3%; 2016-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从5.16万亿增长到11.76万亿,年均增长率为22.9%。2021年5月26日,我国“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国内专业电商人才服务商赢动教育共同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八成电商企业存人才缺口,近四成有大规模招聘计划。
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形成这一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相关职位工作人员技能的要求与电商课程所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而高中和大学强调理论而不是实践的教育状况使学生无法适应。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就业需求,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
二、《电商运营》1+x课程教学课程改革概述及发展目标
(一)《电商运营》1+x课程教学课程改革概述
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职业培训实施方案》(简称《职业培训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学校开展“培训证书+部分专业等级证书”试点工作。“1+X”认证体系准确地指出了职业培训的基本要求,即“培养学生的技能”,这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隔离、主体与职业隔离、学生与职位隔离”的问题,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就业能力。如何将职业培训证书培训与学历证书培训相结合,实现“1”与“X”的对接与整合,需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课程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二)《电商运营》1+x课证教学课程发展目标
1.三项标准的融合统一
目前,各种专业资格、专业证书和各种社会证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很难将职业教育标准与认证和工作标准相匹配。教育内容与培训内容分离,教育组织和评估过程难以整合,专业和证书资源的建设、师资队伍和培训条件无法同步,这增加了学校教育成本、教师工作成本和培训成本,以及学生的工作量。
网店运营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制定了三种级别的职业技能标准。根据高职学生的岗位和技能水平,通过课证融通课程学习和考试,可以获得网店运营推广初级和中级1+X技能等级证书,能够胜任运营助理岗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依据国家人培标准和行业发展、需求现状及时做出调整,调整课程体系,以达到专业教学和认证标准、高度整合和统一的工作标准。
2.制定标准化考核体系
“1+X”认证体系的设计引入了第三方商业评估机构,将培训教学与评估考核分开,第三方商业评估机构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和评估方法。以“网店运营推广”(中级)为例,将“电子商务运营”1+x课程证书整合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内容中,证书面向运营助理的职位,证书关注网店的SEO优化、SEM推广、信息流推广。网店运营推广有三个核心工作领域,每个领域包含三项任务,共九项典型项目。证书标准总结了运营助理的“专业职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将研究和培训分开,并结合创新发展标准,将有助于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3.建立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
“职教20条”明确规定了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实现其专业技能在考试时尽可能接近工作能力的要求。试点学校应探索和实施与培训评估机构、龙头企业等的多元化合作。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育标准和整合生产培训基地等方面,提高专业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电子商务教师不仅应设计符合电商岗位要求的培训项目,还应采用以下实践教学方法:在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训过程中进行网店运营和现场教育,通过边做边学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人才供求与企业相匹配。
三、《电商运营》1+x课证融通课堂教学的设计内容
(一)对课程理论体系重构
《电商运营》课程配套教材大多基于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实践性,与工作要求严重脱节。网店运营推广(中级)重点关注网店SEO优化、SEM推广、信息流推广三个核心工作领域,教材设计结合“1+X”制度、运营岗位业务,以公司典型任务为基础,采用模块化、活页式、颗粒化设计理念,贴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层次。《电商运营》课程从复杂零散的网店运营推广理论中梳理出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点,聚焦核心工作领域、服务典型任务,重构了课程理论体系。
(二)课程实践环节设置配套操作技能
课程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网店运营能力为基本原则。通过九个典型任务,从“知识过程”和“技能过程”两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知识点、技能点融入教学。在课程教育形式上,采用在实训软件上进行实践,全真模拟现实电商主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在线开放课程为辅助,开展项目讨论、项目实践、项目评价、项目反思,完成“教、学、做、考、评”的全过程。学生可以智慧职教平台上获取教师制作的《电商运营》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同时还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实训等提高个人技能。
(三)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将“1+X”证书倡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到培训中,整合电商企业的管理方法,注重过程评价,关键的结果是可量化、可追溯的。开展“一个目标、三个核心工作领域、9个典型任务、27个专业技能点”的项目培训,将典型的公司工作流程转化为学生可以实施的学习活动,完全符合公司实际工作标准的实际操作全过程。
四、推进《电商运营》1+x课证融通对策
(一)改变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
做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工作。未来,学生可能会有多达七到八个电子商务的“X”证书要考。每个证书对应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标准内容。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素。一个“1”与“X”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及时修订、精心梳理、科学定位、重构可发展教学方案。
(二)建立学分转换制度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收集体系,1+X证转换成学分。这是推动“1+X”认证和课程改革的助推器,实现“1”和“X”之间的联系,解决课程的联系问题。学校可在试点改革初期尝试建立健全学校信用制度体系,制定证书获取和学分转换办法,形成校级信用管理文件,参与“1+X”证书的考评与发放。为学生“1+X”认证考试提供保障,也为未来与国家信用制度对接创造了条件。
(三)创新校企联合教学思路
通过96学时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目标管理的状态和工作内容,实现公司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学校应积极实施三个引进,即引进企业、引进项目、引进师傅、全阶段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和采用“1+1+N”(即一个老师,一个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多位学生(徒弟))模式,公司的师傅根据公司的工作标准对学生进行最终评估,教师进行过程评估,实现校企合作、双培养,共同实现预定目标。
(四)因材施教开展线上线下分层教学
在差异分组的基础上,组织不同群体的分层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育的方式。分层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各组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实施分层策略和分类教学方法,为各组设置不同的难度,制定最合适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在尽可能保护不同群体的所有学生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接受最优化和适当的教育。以高职SEO优化模块中 “关键词挖掘与分析”内容为例。该内容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层次目标。根据教学标准,基本目标是所有学生实现和掌握教学目标的义务;分层目标是根据各组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和有区别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还规定了教育前、教育中和教育后的分层学习任务。从第1组到第N组,对分层目标和任务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实施已完成的分层目标和任务的同时,每个小组还可以独立实施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任务,为各级学生建立成长和进步阶梯,并设计分层教育目标和任务。
结语
网店运营岗位是目前市场上人才紧缺的岗位之一,市场上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很高,学生的工作范围也很广。这一职位的出现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在工作中具有开拓创新性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电商运营》课程在专业层面上充分整合了“1+X”的标准,实施了以过程评估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这是三教改革和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明确技能目标,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在实施教育期间全面规划和控制任务进度的经验,一些学生难以在适当的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在复盘环节的成果汇报过程中,学生表达能力、现场展示任务实现过程的能力需要加强。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商业项目流程标准,规范学生操作程序,最终实现课程整合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善学.对 “1 + X” 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 (7): 72 -76.
[2] 杜怡萍.从 “课证共生共长” 谈 “1 + X” 证书制度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 (4).
[3] 欧阳潘.基于 “1 + X” 证书制度下的高职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探索 [J]. 智库时代, 2019 (5).
[4] 唐鸣.“1 + X” 证书制度如何试炼 “起手式” [J]. 中国教育报, 2019 (4).
[5] 雷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2019 (6).
作者简介:唐晓双,女,汉族,籍贯:湖南湘潭,生于:1982-10,职称: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