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的背景下,有效的课堂设计是真正解决学习目标与学习时间不匹配的问题。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严格地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教育学将是低效且无用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只能利用课余的空闲时间继续学习,这使他们的学习更加困难。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寻找最有效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率
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如在备课阶段,教师应根据章节的基础知识,规划重难点、背诵点以及核心点侧重引导学生掌握吸收,并将此规划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框架,以求实现提升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理论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信息时代下高新技术教学技术层出不穷,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则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原本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打破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视频、播放地理纪录片等,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的视觉记忆,促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进而达到提升地理学习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中国的疆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将有关中国疆域的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展示,如《航拍中国》纪录片等,以此种形式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能了解我国国土的辽阔,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其次,待纪录片播放完成后,教师应提出相关问题,如“南北半球的分割线与东西半球的分割线各叫什么?”“观察地图后你认为中国位于东、西、南、北哪个半球?”等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在此环节中若学生出现回答困难的现象,教师也可以做出适当的引导,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立体地球仪,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应为学生指出中国所处的位置与经线与纬线等,利用此种引导形式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答案,最终实现掌握课程重点知识的目的。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地理课堂教学,在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同时,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思想,进而实现构建高效地理教学课堂的目的。
三、利用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合作意义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中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引用曾经的热点话题美伊战争将其作为教学切入点,在过程中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美伊战争情况介绍给学生,如美伊战争长达7年5个月之久,最终在2010年8月驻伊美军全部撤离。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由分组,要求每组人数5人,并预留3~4名学习优异的学生建立临时评审小组。自由分组结束后教师需提出相关问题供其讨论学习,问题提出后教师应为学生预留讨论时间,此时小组开始激烈地讨论,待讨论结束后可能会存在个别小组代表急于表达自身的见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展示机会,有助于提升课堂气氛。再次,在表述结束后教师应要求评审小组对每组代表的阐述内容,以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并要求评审小组发表自身的见解,待评价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最终总结,授予表现优异的小组“合作标兵”的荣誉称号,以此种方式在课堂中创造良性的合作学习环境。最后,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掌握,教师也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向学生描述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储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中东地区石油开采盛况的视频等,利用情境导入提升小组讨论的质量,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四、利用语言艺术,提升教学效率
大部分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长期停留在感性与表象的层面,因此,教师应基于这一特征,制定具备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精简明了的授课语言将抽象性的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尤其是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教师应杜绝使用含糊其词的授课语言,尽量以浅显的语言将其描述。
例如,经纬度内容是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虽为基础但是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此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利用语言将其描述明确,所以教师则应发挥自身作用,将课堂中所能涉及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如将学生课桌的横竖排列比为经纬线,利用现场环境形象具体的形式体现经纬线,在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在利用语言艺术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使用力度,每个环节均需经过细致的推敲,而后才能在课堂中使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尽量控制授课语言,精简明了地将趣味元素灌注其中,使教学叙述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进而实现构建高效地理教学课堂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教师坚定教学信念,保持教育初心,在工作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构建新型的地理学习框架,使地理学习轻松又高效。同时,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地理知识的魅力,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亚平.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读写算,2015(16).
[2] 赖林坤.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