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息传递——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姬菁晗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姬菁晗,. 绿色信息传递——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 ,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376.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步加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整体的环境改善措施以及整改手段,部分地区的农村在追求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较大,比如砍伐森林,随意挖矿,污染环境水源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存在着较大问题。随着青少年成为社会的生产主力军,对于青少年主体而言,动漫是这个群体在日常中接触较多的事物之一。通过动漫的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一些生态环境教育,其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其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动漫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376
基金资助:大创项目名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动漫原创设计。大创项目编号:《202310841006X》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生态环境教育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需要寻找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内容创新动漫作为一种生动形象、易于传播、深受喜爱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本文以动漫为载体,探讨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

1 动漫在乡村生态环境教育中的优势

1.1生动形象

动漫作为一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媒体形式,通过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尤其在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方面,动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文字或口头传授方式,往往难以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全面展现。而动漫则可以通过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将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地貌、气候等要素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魅力。此外,动漫还可以通过情节的设置和角色的塑造,为观众呈现一个生动的生态环境故事。观众在跟随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生态环境知识,还能够深入了解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引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因此,利用动漫进行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和传承,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观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易于传播

动漫作品作为一种极富吸引力的视听媒介,其传播方式多样且灵活,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渠道迅速覆盖广大受众,为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推广途径。首先,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平台,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通过电视播放生态环境主题的动漫作品,能够直接触及家庭观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让他们在娱乐中接受生态环境教育。其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动漫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同时,网络还提供了评论、分享等功能,使得观众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也成为动漫作品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手机APP、短视频等形式,动漫作品可以随时随地供观众观看,极大地方便了生态环境教育的推广。

动漫作品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实现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广泛覆盖和快速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提高了生态环境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助于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3深受喜爱

动漫作品作为一种融合了艺术、文化和科技的媒体形式,通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特别是对于乡村地区的青少年而言,动漫作品成为了一种极富吸引力的文化娱乐方式。首先,动漫作品往往拥有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无论是细腻的人物描绘还是壮丽的场景展现,动漫都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使得乡村地区的青少年也能被其所吸引,进而对动漫作品产生兴趣。其次,动漫作品的故事情节往往扣人心弦,充满了冒险、友情、成长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还能引发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动漫作品成为了乡村地区青少年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此外,动漫作品还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动漫中的故事和角色,观众可以思考人生、探索自我、认识世界。这种思考过程对于乡村地区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高素养、增强自我认知。动漫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娱乐性,成功吸引了乡村地区青少年的关注。通过动漫作品,乡村地区的青少年不仅可以享受到视觉和情感的双重满足,还能在娱乐中获得成长和启示。

2 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方法

2.1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漫作品

以当地生态环境为背景,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是动漫作品提升亲切感和现实意义的关键所在。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因为它能够紧密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乡村青少年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动漫作品以乡村的生态环境为创作背景时,观众能够看到自己的家园被精心描绘,这种熟悉感会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展现乡村的河流、田野、山林等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动植物和季节变化,都能让观众深感亲切。同时,将本土文化融入动漫作品中,能够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这包括乡村的习俗、节庆、手工艺、建筑等方面,都是动漫创作的宝贵素材。通过动漫的形式,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也能激发乡村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当地生态环境为背景,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可以使动漫作品更具亲切感和现实意义,从而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策略不仅能够增强乡村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还能促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融入本土文化

将本土文化融入动漫作品,并以乡村居民熟悉的形式来呈现生态环境知识,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育手段。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还能显著提升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

动漫作品通过运用乡村居民熟悉的本土文化元素,如民间传说、传统节庆、地方习俗等,为观众营造出一个既亲切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态环境知识不再显得枯燥和抽象,而是与乡村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理解和接受。当乡村居民在动漫中看到自己的文化被精心呈现,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本土文化。同时,通过动漫作品中对生态环境知识的生动展示,乡村居民也能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将本土文化融入动漫作品,并以乡村居民熟悉的形式呈现生态环境知识,是一种既富有创意又极具实效性的教育策略。它不仅能够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2.3注重教育实践

动漫作品在生态环境教育中拥有独特优势,它们不仅能够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传递知识,还能通过展示实践成果来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这种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行动的转化,对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当动漫作品描绘出青山绿水的美丽画面,以及因生态保护而带来的积极变化时,它们为乡村居民展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这种直观的展示,使得乡村居民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此外,动漫作品还可以通过塑造积极正面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引导乡村居民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动漫中的主人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行为来示范环保行为,激发乡村居民的模仿和学习。通过动漫作品展示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并引导乡村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它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为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3 结语

本文利用动漫作为载体,深入探讨了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创新途径。动漫以其形象生动、易于接受的特点,成为乡村生态环境教育的理想工具。通过分析动漫在乡村教育中的优势,本文提出了结合本土文化、注重实践成果展示等创新方法,旨在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环保行动意识。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了这些创新方法的有效性,为乡村生态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江金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政策过程的研究视角[D].厦门大学,2012.

[2]汪克亮,孟祥瑞,杨力,程云鹤.生产技术异质性与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共同前沿与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3-31.

[3]饶际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探[D].厦门大学,2009.

[4]彭晓梅.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与资产建设——政策过程的研究视角[D].厦门大学,2007.

[5]张瑞倩.生态文明教育助力乡村生态振兴[J].社会主义论坛, 2021(6): 43-44.

[6]沈怡玉.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导师:俞田荣.浙江农林大学,2020.

[7]周广维.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导师:刘俊杰.中共中央党校,2020.

[8]杨立业.美好生活视域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导师:吉志强.山西师范大学,2020.

[9]吴小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域下乡村生态治理机制创新研究[D].导师:吉志强.山西师范大学,2020.

姬菁晗(2004,08-),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