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国民也越来越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当前各个地区对风景园林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大,并且越来越关注节能环保技术。施工单位在开展风景园林建设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各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情况等做好风景园林施工方案的合理规划设计,保证园林施工方案能够切实落实,降低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质量不佳等不良问题。
1节能技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1被动型的节能技术
在开展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工程人员应用被动节能技术会对目前可再生的资源做好充分的利用,另外还要对当地的地理地形、人文环境,做好充分研究分析。将各类因素整合,在不打破现有资源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风景园林工程可持续稳步的发展。被动型的节能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使这些可再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转化。对当前的风能和太阳能做好充分利用,并且还要在园林工程的建设时,保证园林工程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充分利用现有节能技术,实现区域环境风景园林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欣赏性,来提高园林工程的适应性,能够促使工程目标的完成。
1.2主动型节能技术
主动型节能技术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要对现有的节能设备做创新,这样才可以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例如,在某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建设人员要对整个工程进行仔细研究,然后将一些最新型的技术引入到施工中,将一些不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可持续化的能源,然后才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再利用,进而使风景园林的工程达到相应可持续化的发展标准。同时,节能技术可以提高目前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在主动型的节能技术应用中,要对外界的地理地形、地质状况做好调查,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同时降低建设资金的投入。
2节能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1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是每个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节能型技术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有助于压缩成本空间,将施工成本降低。比如工作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做好采购计划的制定,贯彻落实节能型理念,做好节能环保材料的选择,同时做好绿植生长条件的分析,合理栽培,加强工程建设后期的养护,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将风景园林建设稳定性提升,进而达到采购、运维成本控制的效果,保证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2保护生态环境
主动式技术和被动式技术是当前风景园林建设中常用的两种节能型技术,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最终都是达到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提升、废物排放率降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用节能型技术主要是重点关注绿植的可适应性,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筛选风景园林所用植物,保证植物能够快速融合到园林生态环境中,将植物的生态作用和美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美观性和综合效果方面做好风景园林的建设,做好植物的选择,通过严格管控种植和养护技术尽量将植物存活率提高,为民众呈现出优美的园林景观。还要注意做好园林病虫害防治,为植物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进而不断提升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种先进设备仪器的合理使用,将仪器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的效率。由于风景园林建设需要涉及到的工种和复杂因素较多,所以工作人员要注意明确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将发生风景园林施工问题的概率尽量降低。在施工前,单位要做好所有参建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及时发现并且解决施工中的不足,确保风景园林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3.1净化水体
人工湿地是模仿自然湿地的部分功能而建造,城市人工湿地则主要是起到处理污水的作用。通过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污水处理。经研究表明,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有明显消减作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减缓水流速度,对悬浮物产生较好的沉降效果,潜流型人工湿地利用微生物、植物根系的综合作用,可以很好地吸附、降解、吸收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人工湿地主要借鉴自然湿地的进化功能,专家们在不断改进开发人工湿地中的功能,例如自然湿地基质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功能,最大程度地改进木本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发挥的生态修复潜能,以发挥其全部潜能。近年来,将木本植物应用在人工湿地中的研究正在逐渐展开,对木本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综述,对人工湿地改造有很大借鉴意义。
3.2不断优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活动来看,施工单位想要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首先要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入手,在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情况下,对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在此过程中要有效贯彻节能型技术,提高施工活动的节能性与高效性。在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应用情况,提高对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基于此,相关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合理分配建设活动中涉及的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使得施工方案不断优化,严格把控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为减少风景园林中的能源浪费问题提供保障。
3.3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对于风景园林施工来说,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太阳能资源有着较高地安全性与可再生的优势,再加上风景园林的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好,可以满足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可以很好地对太阳能进行汲取,进而使太阳能资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太阳能技术作为节能型技术,既可以将其转化为电能,为施工工作提供电力资源,又可以使园林工程中各类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保障,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得到了有效强化,满足了风景园林施工与设计要求。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环境弊病的显露,人们生活质量的追求感增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意识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人工湿地是人类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的一大工程成果,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城市的改善作用不可忽视。探讨人工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旨在让人们明确湿地的重要价值,唤起人们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人工湿地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应注意湿地的季节性特点,人工基质的保养问题,人为加强后续管理和维护,促使其优势有效长久发挥,让湿地在改善居住环境,降解净化水源上持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11-120.
[2]李盈盈,邢晓伟.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业通报,2007,13(15):49-50.
[3]高志勇,谢恒星,李吉锋等.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研究进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8):16-21.
[4]张智涌,双学珍,刘栋.人工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5):259-26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