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事新闻,助力语文素养提升
莫凯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莫凯菲,. 关注时事新闻,助力语文素养提升[J]. 新闻传播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081.
摘要: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等,关注时事新闻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现今许多学校都设立了观看新闻联播的课程,其意图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动态。学校还在积极开展“新闻时评”,让小学生积极发表对时事新闻内容的看法,旨在激发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和兴趣,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养成小学生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促进语文知识积累,丰富基础语文知识体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关注时事新闻,能够有效助力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时事新闻语文素养小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81
基金资助: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社会形态,品味人生。时事新闻的关注点在于拓展学生视野,新闻本身具有的社会性、时效性,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诠释得很清晰,让小学生关注和学习时事新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进而助力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不仅在于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加入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时事中习得语文,又将语文知识反馈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让小学生关注身边的时事,让小学生更加地热爱生活。同时,关注时事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语文知识架构的搭建,能够助力语文成绩的提高。

一、 关注中央新闻联播,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的课程内容加入了关注时事新闻,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适应语文课堂开放性革新,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去,所以较多学校已经将观看《新闻联播》纳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而观看《新闻联播》活动的组织恰好迎合了这种教育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更好地让学生领悟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闻联播具有权威性,弘扬了社会正气,也有对社会的负面进行曝光,小学生在观看新闻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让学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辩证地思考问题,让学生面对社会现象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新闻联播的播出内容,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小学生成为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观看新闻联播后,老师可以布置对新闻内容进行概述、总结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大篇幅的新闻内容中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培养小学生对资料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新闻内容包括了军事、历史、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新闻联播内容的丰富程度可以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开拓小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社会各方面更加了解,有利于小学生将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看待问题,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 创造关注时事新闻的条件,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拓宽语文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储备,构建语文知识理论体系,需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关注时事新闻,为小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良好学习环境。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自主关注新闻时事的行为和能力,学生总是在学校学习,回到家以后家长也没有对小学生关注新闻时事进行引导。创造关注时事新闻的条件,是学校和老师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老师要有给学生创造关注新闻时事条件的意识,培养学生擅于从新闻时事中进行学习,擅于概括和整理出新闻时事内容的重点,这才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关注新闻时事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如何创造小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条件,成了老师思考的问题。比如,语文课堂引入时事新闻的内容,语文课前,让学生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去关注时事新闻,学校广播站的内容可以引入时事新闻,促进小学生在广播中获取时事新闻,扩大学生获取时事新闻的途径,培养学生对时事新闻自主关注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时事的渴望,助力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 关注时事新闻,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知识理论体系的完善、语文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足够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要有坚实的语文功底,强大的语文知识储备体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开拓独到的问题视野,能够抓住时事新闻的重点内容,表达自身的核心立场和观点。关注时事新闻,能够给学生的语文作文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够知晓学生对于时事新闻的观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心理发展情况,让老师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在语文课中每周抽一节课来辅导学生的语文写作,其中明确写作主题,以某一“时事新闻”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老师通过对时事新闻素材的筛选,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和理解的时事新闻素材,根据素材内容,及时给学生讲解其中较深奥的内容,解释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时事新闻带来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时事新闻的关注和学习,从中挖掘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将语文理论知识与时事新闻中所挖掘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写作中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四、关注时事新闻,鼓励学生敢于评析

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学习和评析,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技能。时事新闻讲究的是及时性、快捷性,学生从最具实效性的新闻联播中获取到信息时,并没有及时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消化”,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地参与到时事新闻的评析当中,培养学生选词造句的能力和引用新闻例子的能力。老师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的思想充分地扎根于学生心中,鼓励学生在课间寻找自己喜欢的时事新闻素材,获取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拓展小学生的眼界,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生活,亲近社会。通过自主关注和学习时事新闻知识,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比如,在时事新闻讲评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时事新闻事件的看法,对此进行评析,不管学生的评析正确与否,老师都要鼓励学生参评,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也能够让老师及时地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所想,加大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助力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五、总结

关注和收看新闻联播,鼓励学生自主关注和学习时事新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打牢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理论的功底,强化语文知识的运用,将时事新闻和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其中的内容,挖掘背后隐藏的内涵,培养小学生的判断力,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7月颁发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王守恒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陶行知,《中国语文改造》,人民教育出饭社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