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项目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林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建设,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作为重要的社会产业,林业发展中要加强对林业造林养护工作的实践研究,推动林业复合经济的可持续建设。
一、我国林业造林养护的重点内容
1.养护好林业苗木。在森林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砍伐来获得经济效益或者实现结构调整,而且也要经常性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只有均衡造林和用林,才能够让森林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苗木作为植树造林的生产资料,我们必须重视苗木的培育和养护,通过有效的养护工作来获得更多的优质树苗,全面支持林区的植树造林工程项目。根据可靠的实践经验,我们在林业苗木养护时,首先应该建设符合育苗要求的现代化苗木生产基地;然后应该培育好各个树木品种的幼苗,保证壮苗率;最后,在进行苗木移栽时应该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并且尽量提高栽种后的成活率。
2.护理好区域内的所有林地。林地是所有树木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林业经济的根本,在日常的林业养护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养护和管理好所有的林地。第一,对区域内的所有林地进行普查,掌握住需要养护的林地基本情况;第二,在获得所有林地的可靠资料后,根据区域内的发展规划和林业经营目标来进行科学设计和有效利用,通过保护性的林地发展思路来实现最大的经营和养护效益;第三,土壤作为林地中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让肥沃的土壤能够发挥长效,让贫瘠的土壤能够逐步得到改善,让荒漠化的土壤能够得到治理。总而言之,必须在日常的造林养护中保护运用好所有的林地。
3.全面落实各项森林抚育工作。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都知道,虽然植树造林是森林增长的主要途径,但是森林的发展壮大却离不开各项抚育工作。在林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森林抚育是所有工作的重头戏,任务重,时间长。在树木幼苗栽种后抚育工作就得全面展开,直至砍伐用材。在这期间,我么需要对林区的苗木进行除草作业、肥料供给、合理间苗、补载等,在树木长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进行生态疏伐,去掉多余的残弱病枝,一句话,必须通过有效的抚育作业来保障和促进森林树木的健康向好发展,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实现林业复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发展林下特色经济。在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结合目前森林产业发展的现状,要改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向着多产业、复合型经济的方向建设和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的复合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森林面积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在该环节,要结合林业复合经济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加强对林下特色经济的重点关注,提高林下特色经济的建设水平。借助复合经济结构,在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中,不仅能够对产业升级中存在的经济收益问题进行改善,而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特色建设和复合经济的创新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对具有一定面积的经济林进行大力发展扶持,对林下特色经济加强重点关注,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例如可以将适宜的菌类产品种植在林地,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同时还可以结合菌类产品的高营养价值等,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百姓餐桌提供林业产品、高质量的营养菌类。种植菌菇的过程中,考虑到菌菇的体积较小,但是却需要较大的土地生长面积,以确保菌菇的生产质量、生产产量。因此利用林地时要结合菌菇的生产产量目标和市场价格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化的考量,提高菌菇种植的经济效益,确保林地中种植菌菇活动的合理性,探索发展符合林业经济的新路径和新方法。结合畜牧养殖业和林下产业的复合发展趋势,可以将禽畜类的生物和林下养殖活动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品种生产禽畜类产品,带动当地的区域经济建设,推进林下复合经济的创新发展,集成多种产业,推动林业经济的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
2.经济林和竹林建设。发展经济联合主体,是林业造林复合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经济领域的建设将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经济林的建设活动规划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土地质量的了解,在林地中选择珍贵的树种进行林地种植活动,例如银杏树、水杉树、皂角树,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复合化发展。在竹林发展中,要以竹子的生长需求和经济造林的方向,创设起良好的竹林生长环境,竹子生长于南方,其中最多的是四川省的竹林品种。林业发展中,要将竹林作为绿化植物的功能利用起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推动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竹子可以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例如很多的厂家以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竹筷子、竹凉席、竹坐垫、竹地板。在纺织业的发展中,竹子也可以用于生产活动,制作竹炭纤维等绿色纺织品,因此林业造林活动中,种植竹子已成为一种必要的复合经济发展产物,以获得可观理想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明确造林目标,助力林业复合经济的创新建设。
3.加强产业政策建设。在林业循环经济复合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建立起完善、健全的产业政策机制,由政府加强对林业复合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保证投入林业复合经济建设中的资金充足,改善林业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通信、交通等硬件设施配备完善,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政府应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优惠措施,适当的下调税费,用此类方式吸引社会流动资金的注入,提高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林业经济市场发展壮大,打下牢固坚实的资金基础。建立起利益机制、差别对待的政策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加入对林业复合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来,结合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环境的贡献程度,调整补助资金的级别,对扶持力度进行调整,强化扶持政策的科学性、分层次性和合理性。将市场机制的功能发挥出来,建立起健全的运行机制,推动林业复合经济的建设和长远发展。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在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占比较高,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在第三产业中所创造的经济产值,因此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推动林业产业的复合经济建设和发展,应从第三产业中探索契机,抓住复合经济的机遇。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创新探究力度,要在林业经济中,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全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目前在全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比有所降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这正说明了在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迫切性、合理性。适应各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林业经济的复合建设要将生态旅游业运用其中,将生态旅游观光活动等第三产业项目和林业复合经济相融合,打造新型经济模式和结构,提高我国生态旅游观光业的发展水平,使其成为中流砥柱,助力林业复合经济的建设和向好发展。
总之,在林业生产造林活动和林业复合经济的建设发展中,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的,要明确林业造林活动的方向,加强对林业产业复合经济的建设,有序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林业产业建设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华.林业资源的养护方法与造林关键技术探寻.2021.
[2]刘瑞山.林业造林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