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具有的特点是种类多、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繁衍的速度快,致使发生后防治的形势严峻。基于此,需要林业部门综合内部及外部多个方面的因素,基于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通过传统经验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大营林措施管理,将其在病虫害预防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降低病虫害、营造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
1.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
当前,受到异常的气候条件以及粗放式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表现出类型多、数量大等特点,极大地威胁到林业的安全。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一旦爆发病虫害,则可快速蔓延开、在一定范围的林间导致严重的破坏。以猝倒病为例,该病发生后可对针叶树幼苗产生侵害,导致烂根、枯萎死亡;又如疱锈病,该病发生后主要对针叶树的叶片产生侵害,之后往主要的枝干上逐渐扩散开。以上几类病害在北方森林中常发,可直接侵害到树木,影响到树木的健康生长。为了提高森林的多样性,我国从国外引入了一些树木品种,在增加我国树种多样性的同时也将潜藏在树苗中的病虫害带入到了我国森林中,其刚进入我国,天敌少、繁殖速度快,极大地威胁到了森林的安全。
2.营林技术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2.1选择抗性强的种类进行种植
只有提升品种的抗性才能有效预防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因此品种选择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需要首先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气候、地势、环境、水文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从源头上确保品种的优质,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树木品种。由于同样品种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病虫害发生时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品种。由于在林木生长中发生病虫害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在品种选择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以往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发生特点、规模,选择适合的树木品种进行营林作业。
2.2对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林木进行清除
运用营林技术来展开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这样才能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若想提升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对已经遭受有害生物侵袭的林木进行清除处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菌或虫害不会大面积扩散,由于大部分的林木病虫害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要想对林间病原菌以及害虫的基数进行有效控制,为树木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注意对树木的观察,一旦发现受到病虫害侵蚀的症状,就应当从源头上做好控制和治理,防止其迅速的爆发和蔓延。并且还应当结合不用地区树木所发生病虫害种类特点,提升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效果,从根源对有害生物问题进行解决。
2.3设置有害生物隔离带
由于林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病虫害的种类较多,数量也十分庞大,给预防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在森林中病虫害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扩散,其中散播范围较广、速度较快的是飞行类害虫,由于其灵活机动性较强,提升了防治工作的复杂性程度。运用营林技术可以在种植过程中设置有害生物隔离带,将此类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大面积扩散的情况发生,并且结合当前地区病虫害发生的类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有害生物隔离带的设置应当在害虫成虫之前设置完成,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隔离效果,将此类虫害造成的威胁最小化,并结合当前林区种植的树木种类以及密度等,控制隔离带的设置范围。
2.4营造混交林
立足生态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在营林技术的落实中,单一的树种种植容易提升病虫害的爆发概率,并且一旦发病严重程度会更高,而采取科学的营林技术进行混交,更能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生态学的角度上来看,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和作用。营造混交林一方面能够提升森林树种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能促使林业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提升整体的抗逆性。当混交林进入稳定阶段后,能够发挥自身较强的有害生物抵御能力,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也具有明显优势。与人工纯林的单一性相比,混交林能够提升区域内的生物种类,即便发生病虫害,也不会迅速蔓延,为预防和治理工作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并且混交林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培养了更多病虫害的天敌,能够发挥相互之间的制约效果。相关人员在混交营林技术运用中,需要重点关注不同品种树木搭配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为有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2.5合理进行封山育林
要想强化营林技术运用效果,实现有害生物防治以及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目标,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计划,如此才能促进林业生态的多样性发展,并且提升树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化其自身的抗逆性。因此在营林育林过程中,应当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对当前有害生物预防进度进行掌握,并明确发生病虫害的特点、规模以及规律,从而选择适合的时间阶段进行封山育林,这样才能取得更为明显的防治效果。封山育林可以有效降低人类干预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使林间生物的整体结构逐渐优化,实现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物的繁衍和栖息,提升了林间生物种群的丰富度,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结语:有害生物会对林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应当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林业工作者要对营林技术进行研究,将营林技术应用在林业管理工作中,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和治理,保护林业资源,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体系,在林区中设置隔离带,种植混交林,采用修枝抚育技术,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利用科学的营林技术进行预防和治理。
参考文献:
[1]樊紫纬.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实践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3(6):82-84.
[2]王正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