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去应试就够了,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思维难以发展。近几年,为了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改进。本文笔者从新的课程标准出发,结合了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有效改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现状的基本策略,逐渐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转变观念,巩固基础
核心素养的内涵较为丰富,是社会文化、人文精神以及普遍素养的集中体现。但是,要真正实现基本的文化素养教学思想政治,必须积极寻求变革,确立大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使学科教学链真正向学科整合转变。比如,教师在教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提取“社会主义”的关键词,首先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救亡图存。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实施几个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以无形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例如:交流会。通过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将一些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故事传达给学生,给“社会主义”下一个定义;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融入情境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发展理念。综上,结合一些故事探讨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更好地传播知识,讲好有关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制度自信意识,明确社会主义促进中国发展,以此促进他们参与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规划问题,提升兴致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对思想政治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并运用好的核心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运用“问题”的方法,创造出一种有趣的思想政治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各种设备,利用学生的喜好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全神贯注的情况下,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的学习。[2]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内容时,老师首先使用多媒体的录像片段进行课堂导入,让同学们在看完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学习中也了解到了一些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样的?大家知道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用自己的话来讲述一下。提问之后,同学们都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并给出个人的答案。也有一些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中特社会主义道路?然后,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唤醒学生的正确认知,让他们明白学习中特社会主义制度知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探索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历程。在这样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录像,为学生提供一个视觉化的教学环境,学生被这些直观性的内容深深地迷住,并将自己的亲眼所见与其相联系,从而产生了明显的思维冲击。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积极提出问题,对学习环境也有了特别的感觉,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结合生活,体现内涵
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课程实践中深化教学要点,加强道德法治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高中生真正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所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到丰富多彩,要应用与生活相关联的现实事例,把学生代入案例情景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法律的庄严,最终提高学生对法律的重视。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例,教师要让同学们知道违反法律的结果,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是不容侵犯的。老师们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网民小陈假冒一家公司的总裁,对三个女生进行了欺诈,金额从五万到十几万元不等,根据这些受害者的描述来看,小陈涉嫌欺诈,更是犯下假冒领导、伪造公章、证件以及公文等罪行,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罚金金额让小陈家里债台高筑,十年后小陈出狱后再也没有一家公司肯雇佣他。这样的犯罪案例使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是不容侵犯的,以明白全面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举措。
四、落实教育,优化发展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老师要让同学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将他们引入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情景。今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我们民族发展的动力依赖于中国每一个公民的爱国精神。但爱国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要想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3]例如,在《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的综合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要在社会实践中里体会社会责任,逐渐养成服务社会、献身社会的精神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梦的资料,向学生提供时事中的热点案例,让学生就网络时代是否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社会权益与职责,以及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当承担什么义务。在这样的深刻反思中,可以逐步培养出学生的深刻爱国情怀,并能指导他们成为一个为社会、为民族发展勇于奉献的杰出青年。
五、文化教育,传承精神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同学们可以汲取历史知识,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体现了学科的历史和精神教育价值。比如,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课程里,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近期流行的有关文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传统文化都是一辈一辈地传下去的,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发展道路的艰辛,让学生明白这条传承道路必须大家一起去推动,以此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并在感情上影响他们自身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文化传承和发扬工作之中,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活力,让他们下意识地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青年。
六、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有些同学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即使可以认真地听课,也不会仔细思考。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逐渐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元清.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法制博览,2020,(22).
[2]马小龙.关于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3]仙志勇.西部地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