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朱盈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盈,.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杂志,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整体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在疗效及不良反应上甲乙两组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0%和94.00%,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0%和4.00%,乙组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还能够有效促使患者不良反应降低,从而能够助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 整体护理心肌梗死心脏支架置入术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基金资助:

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肌缺血性或缺氧性坏死[1]。好发于中老年人,并且在近些年的统计调查中有逐渐上涨的趋势。该疾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伴随着疾病的发展将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方式对疾病后期的患者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临床多数时候会以心脏支架置入手术来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而在践行心脏支架置入术的过程中,需要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来辅助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为此,本文详细研究了整体护理干预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下便是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甲组50例患者男女比为33:17,年龄区间为40-75岁,平均(57.5±1.5)岁;而乙组50例患者男女比为32:18,年龄区间为41-76岁,平均(58.5±0.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疾病讲解、病况监控等。

乙组行整体护理,具体如下:1.入院检查:在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全面的身体检查,明确患者血管堵塞程度、堵塞位置,以及对患者实施血压、血糖的监控和病史的调查。2.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院内成功案例的讲解来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信心,同时通过各注意事项的讲解以及提前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来提升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依从性[2]。3.术中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以正确舒适的体位进行手术;其次,在手术开始后护理人员需要紧密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操作,包括手术器械的准确传递,手术药物的配合使用,以及及时清理创面血迹等,以此来保障手术的高效化进行,同时还需要在手术完成之后辅助手术医生缝合切口。然后,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即使用保暖毯覆盖好患者的身体,避免身体皮肤过多暴露。并且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或输血的时候需要对相关液体进行适当的加热,以免对患者造成强烈刺激。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心率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第一时间通知手术医生并协助其查找原因和有效处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4.术后护理:严密监控患者心电图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包括保持饮食的清淡性、不暴饮暴食、增加饮水量以及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同时再次叮嘱患者保证睡眠的充足以及坚决避免烟酒等。5.运动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前期进行床边行走活动,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中后期进行走楼梯和手臂摇车等运动锻炼,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同时在锻炼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心率维持在50-120min/次之间,如此,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和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及身体机能的康复[3]。6.院后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严格遵医用药、坚持锻炼,以及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定期回院复诊[4]

1.3观察指标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疗效以症状消失为依据,基本消失为显效、部分消失为有效、无变化为无效,而不良反应包含有出血症状、发烧38℃以上、胸痛胸闷、严重心律失常等。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在疗效对比上甲乙两组有着显著的差异,其有效率分别为74.00%和94.00%,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详细数据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疗效对比[n(%)]捕获.PNG

2.2不良反应对比

在不良反应对比上甲乙两组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发生率分别为22.00%和4.00%,乙组显著低于甲组(P<0.05),详细数据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不良反应对比[n(%)]捕获.PNG

3.讨论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5]。而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脏支架置入手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水平。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干预方式,充分遵循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入院后的详细检查、评估可以有效明确治疗、护理方式;通过术前的心理疏导和注意事项讲解能够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手术心态和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这对于提升手术效果意义重大;同时通过术中的有效配合与监护,以及术后、院后的科学指导,能够全面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由此,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甲乙两组患者在疗效以及预后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乙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又显著低于甲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充分说明,乙组患者所践行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7-8]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助力患者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助力患者全面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起来,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欢,周小燕,张露丹,等.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2018,046(007):815-818.

[2]朱莹,刘正兵,谢亮,等.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远期随访研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8,45(003):176-179.

[3]倪明珠.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院外整体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07(018):9-10.

[4]刘丽双.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15(6):22.

[5]张肖红.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v.19(27):285-286.

[6]张晓萍,马琳,周桂玲,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7):848-850,853. 

[7]赵亚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7):118-120.

[8]黄正林,高月,张海波,等. 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10):1226-122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