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很多年,新闻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比如最开始主要利用报纸进行信息的传播,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收音机、电视机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已经逐渐被替代。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有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的传播技术越来越完善,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信息更新的速度更快、更准确,可以完成实时的更新。
1、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征
1.1信息传播速度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保证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对于各种新闻可以进行实时传播,可以保证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新闻。在新媒体兴起之前,传统的日报是传播速度最快的媒体,但是日报也不能实时的更新新闻,当日的新闻需要第二天才能够被人们了解,而且由于报纸的版面有限,只能将重要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刊登,无法做到全面的描述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但是新媒体,比如互联网、微博、微信、QQ等都可以保证信息实时的更新。例如,现在国家的重要会议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实时的播出,这也是传统媒体无发做到的。
1.2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互动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不一样,传播的过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信息不仅是被大众所读所熟悉,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所看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新媒体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为普通群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大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的接收和阅读。在新媒体时代,普通大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可以轻松的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加了新闻的互动性。
1.3传播范围广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普通大众,而且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广泛。广泛的传播方式为人与人之间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甚至信息的传播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信息进行传播和分享,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广泛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实现了信息的全球性传播。
1.4传播形式多元化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传播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纸质传播,而是加入了网络传播和数字传播等新兴方式,甚至单一的传播方式已经被新兴的传播方式所代替,实现了新闻的不间断传播。传播的方式更加丰富有趣,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加入了更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大众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而且信息的载体携带方便,大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新闻的发生,并且可以选择文字、视频等多种播放形式,满足了各个年龄段的需求。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优化发展措施
2.1重视媒体参与者的变化
长期以来,新闻报道作为一项较有公信力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青睐与欢迎,这也是中国新闻播出领域最大的优势所在。其中,新闻播出机构主持既作为中国社会舆论导向的主要传播媒介,又是信息传播媒介领域的关键工作人员。在新融媒时代,我们能够借助抖音、微博等新兴软件,迅速掌握时下的最新资讯情况,并能够即时进行信息传递与分析,大大地激发了自身媒体的主动性。不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由媒体播音主持人播报新闻信息就再也不是社区的核心内容传播了,也就不再独占社会舆论主导权。
2.2提高新媒体人才的素质,增强个人魅力
新闻播报人员的作风在很大层面上是播音员的个性与领导吸引力的表现,每一位新闻播报人员都有自身的领导特色,而一个新闻播报人员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欢迎,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过去新闻播报人员的领导特色与个性魅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听众在获得资讯时事实上就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所以想要更成功的抓住大众的眼睛,新闻报道人员就要在领导特色上下功夫,让听众欣赏你的领导特色才是最重要的。而新闻播报人员的作风也是本身综合素养的表现,包含了广播方面的学术素养、语言表达、个性形象等,以一个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大众传播资讯。新闻广播工作需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展示自身的个性魅力,并建立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
2.3强化新闻传播的权威性
新媒体时代下,虽然所有新媒介都具备时效性的突出特点,使各类新闻事件获得了迅速传递。可是部分非法分子却利用新媒介的这一特性,大量宣扬假冒伪劣消息,希望借此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从而增加自身经济收益。但许多人民群众却因为自我分辨能力较低,会不自觉的成为非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过程中的“帮手”,致使宣传的谣言四处流传,同时也很难及时进行辟谣,最后导致不良信息在网络中大肆传播。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自身强大的权威与公信力,不断增强新闻报道播出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社会主义正力量,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观。因此,政府可通过与专家学者现场连接的方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例如利用现场直播,突破了民众对谣言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从而掌握了现场一线观众最实际的信息资料。此外,还要在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进一步革新播出组织形态,把新时期语言特点渗透到新闻报道当中,从而创造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趣味导向和时间特点的新闻报道播出内容。最后,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对新闻报道工作的热情,并主动考虑听众观感,不断加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以带给广大人民群众崭新的视听体验,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步入新闻报道产业发展中,以实现新闻行业健康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总之,新媒介时代的迅速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使整个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对新闻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新闻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曾文希.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 传媒论坛, 2021, 4(22):3.
[2]王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120-121.
[3]唐凯宁.浅谈微信公众号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创新探索[J].科技风,2019(19):80-81.
[4]车雪莹.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采编特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8,10(19):35-36.
[5]朱书军.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和发展运用[J].记者摇篮,2021(1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