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李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潇,. 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J]. 当代管理,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73.
摘要:
石油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提高有关键性作用。同时,油田也是事故高发地,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中存在很多安全风险。鉴于此,应该全面加强对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对策,促使石油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本文将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入手,分析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关键词: 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安全管理监督
DOI:10.12721/ccn.2024.157373
基金资助:

前言:石油有现代工业“血液”之称,这也意味着石油企业的发展严重关系到我国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石油生产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其从勘探到开发生产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为了提高石油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应该将安全管理全面落实,运用于石油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促使石油企业安全高效生产,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

1、风险大

油田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的重点企业。但是,油田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地势地形复杂,难以避免会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暴风雨、海啸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展,并且会增加作业难度。石油勘探是一件较为枯燥乏味的工作,并且具有加强的危险性,在勘探工作中一般会选择偏远地区,对于勘探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大型机械设备,一旦操作不当,则会造成人员伤亡[1]

2、干扰大

油气生产过程、使用、储存介质都属于易燃易爆的物质,稍有操作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并且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石油运输管道常年受不法分子的侵害,导致石油运输难以安全进行,不仅会对石油质量和数量造成损害,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能有任何差错,这也导致石油开发安全性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给工作人员的带来较大挑战。

二、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1、优化管理体制

油田企业和其他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四个安全管理优势,专业管理优势、资金筹措优势、专业技术人才优势、行政管理优势,在安全管理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随着油田企业经营体制的变化,集团公司承担更多的责任,应该对管理体制进行梳理,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模式,发挥安全监督部门的作用,加强宏观控制,并且为其他子公司提供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油气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闭门造车,应该积极吸收社会专业人才的建议,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为企业安全生产出筹划策[2]。在实际施工之前,首先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待施工现场环境能够满足实际作业安全需要,即可生产,充分确保油气企业安全生产。

2、坚持以人为本

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且实行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生产根植在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促使其能够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在石油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3]。落实安全责任制不但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助于在发生事故后依法追究责任,促使石油企业的生产更具有安全性和规范性。QHSE管理体系目前已经成为石油企业普遍接受的管理模式,想要实现与国际石油发展接轨,就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QHSE管理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优化管理观念,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并且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促使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将安全生产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员工,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避免因技术原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加大科技投入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呈现出较多弊端,鉴于此,石油企业应该改变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息化、安全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管理手段的优化。例如可以在油气站、变电站等部位设置门禁和自动控制系统,对重点厂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且安全监控报警系统,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风险即刻启动预警,并且自动控制电源开关等,同时实行远程控制系统,促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厂区外实现自动化控制,将石油企业向信息化方向推进。对于易燃易爆的厂区安装自动灭火装置,一旦发生危险,可以远程控制抢险,提高救援速度的同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4]

4、强化监督作用

石油企业的所有生产过程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规定,否则将会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各部门之间应该发挥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作用,互相监督各部门的行为,对违法乱纪的行为及时报告,制止不法行为。除了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还应接受公众的监督,当群众发现问题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熄灭安全事故的火苗[5]。除此之外,还应该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促使油田生产的各项指标能够实现透明化、公平化,不仅能够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还能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石油相关知识,促使公众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督工作,大力支持我国石油产业,为石油产业的安全生产、蓬勃发展提供内在支撑。

结语:安全生产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充分保障生产的安全性,才能真正发挥石油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价值。鉴于此,石油企业应树牢安全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依法治理,将安全管理对策严格落实,同时强化监督作用,全面提高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为石油生产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环境,才能促使石油企业向现代化、安全型方向发展,并且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银广.试析油田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J].才智,2011(22):231.

[2]马薇.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0):45-48.

[3]彭国生.关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05):24-27+85.

[4]吴磊.强化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的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0):258-259.

[5]梁云.浅谈油田企业安全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16):76-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