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究
高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阳,.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究[J]. 水土保持与应用,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摘要:
本文深入研究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并重点探讨了水库、河道和山区等不同场景下的治理对策。研究发现,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展望,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基金资助:

引言

水利工程是人类利用水资源、调节水文循环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土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在现阶段社会生产和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满足民众的用水需求,并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但是在水利工程自身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直接给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影响,也无法有效地发挥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非常重要。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能够发挥加固水土、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作用,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活动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使相关植被能够尽快恢复至自身的健康状态,实现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丰富生物多样性,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地发挥作用。同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够确保工程运行状态的稳定与安全,降低各类外部因素对水利工程效能正常发挥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而引发的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出现,加强对基层民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维护。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的具体措施

2.1水库调控

①蓄水容量设计:水库的蓄水容量应根据流域的径流特征和水资源需求来确定。合理的蓄水容量可以平衡洪峰控制和干旱供水之间的需求,并确保在洪峰期间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洪水,减缓对下游的冲击。②闸门和泄洪设施:水库应配置适当的闸门和泄洪设施,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控制和调节水库的水位和放水流量。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采用溢流堰、节制闸、排洪闸等不同类型的泄洪设施,实现不同程度的水流调节。③水库调度管理:水库的水流调节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调度管理。根据流域的降水情况、水库的蓄水情况、下游需水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通过合理的蓄水和放水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下游的洪水危害和干旱风险。④水质保护:水库对水质的保护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采取适当的水源净化措施,可以减少水库内部的泥沙淤积和富营养化现象,维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为下游的供水和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保障。

2.2河道整治

①河道调研与评估:对目标河道进行全面的调研,包括测量河道断面、记录地形地貌、了解水文水资源特性等。评估河道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定整治的重点和目标。②河道设计与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和整治目标,进行河道设计和方案制定。设计应考虑河道横断面形态、纵向坡度、弯曲程度等因素,以及选择合适的整治手段,如疏浚、加固、拓宽、改道等。③疏浚与清淤:对河道的淤积物和杂草进行清理和疏浚,恢复河道的原有水流能力。疏浚方法可以采用机械疏浚或人工清理的方式,清除淤泥、浮渣和水生植物等。④河道加固与防护:对河岸进行加固和防护,以提高河道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常见的加固方式包括护岸工程、护坡结构、植被覆盖等,以防止河道侵蚀和岸边坍塌。⑤拓宽与改道:根据需要,对狭窄的河道进行拓宽或改道,以增加河道的通过能力,减缓水流速度,降低侵蚀力。拓宽与改道需要综合考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因素。⑥河道生态恢复:在整治过程中,注重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植被的植栽和恢复,建立湿地、滩涂等生态系统,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

2.3土壤保墒

土壤保墒是指通过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改善土壤湿度和保持水分,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保墒方法:

①覆盖保墒:在农田、果园或花坛中覆盖各类保墒材料,如秸秆、草木屑、麦麸等,形成一层保护层覆盖在土壤表面上。这样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避免降雨冲刷和土壤风化。②植被保墒:通过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种植,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叶片来保持土壤湿度。植物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分流失;植物叶片能够遮荫土壤,减少蒸发。选择耐旱性强的植物或带有宽叶的植物,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③合理灌溉: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微喷、渗灌等,将水分直接送达植株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避免过度灌溉或频繁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分堆积和流失。④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改良剂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墒性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水能力,改良剂如腐殖酸、多肽等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墒性能。⑤施用覆盖剂:利用覆盖剂来保护土壤表面,防止水分蒸发和风化。常见的覆盖剂包括有机覆盖剂和无机覆盖剂。有机覆盖剂如秸秆覆盖、草木屑覆盖等,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湿度;无机覆盖剂如聚乙烯薄膜覆盖、岩石覆盖等,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2.4比降平缓化

调整坡面的比降和采取措施来降低坡度是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一些适当调整坡面比降和降低坡度的方法:

①建设梯田:对于陡坡地区,可以采用建设梯田的方式来降低坡度。梯田能够有效减缓坡面的坡度,减少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通过修筑梯田沟、梯田堤和开渠排水等措施,将陡坡地区划分为一级或多级的平缓梯田,减少水流的速度,使水土流失得到控制。②建设沟槽和护坡结构:在坡面上合理设置沟槽和护坡结构,如沟渠、泥石流坝、护坡网等,能够降低坡面的比降,减少水流速度和冲击力,以防止坡面的侵蚀和土壤流失。③构筑植物生态护坡:通过在坡面上种植具有较强根系系统的植物,在植物的根系作用下,能够增加土壤的抗冲力和保持力,有效降低坡面的比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草坪草、防护林等,能够减缓水流速度,提供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功能。④修建台阶和步道:在陡坡地形中,可以设置台阶和步道来分割和稳定坡面,减缓下坡速度,避免水流直接冲击坡面。⑤适当改变地形:通过改变地形,如开挖槽沟、填方、挖坑等方式,调整坡面的比降,实现降低坡度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或组合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措施可以从源头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河岸和山区等重要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铭.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21(22):57-58.

[2]张国有.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7):44-45.

[3]程启宝.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治淮,2020(04):71-72.

[4]富玉凤.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居舍,2019(10):182.

[5]李兴华.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J].居舍,2019(04):1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