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工程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
潘美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美彪,.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工程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J]. 水土保持与应用,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82.
摘要: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土地工程技术对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创新土地工程方法如何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最新技术进展与具体案例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土壤改良以及生态恢复三个关键领域的工程实践与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针对各领域的改进措施和策略展示了如何通过综合技术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 土地工程技术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生态恢复
DOI:10.12721/ccn.2024.157082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土地工程技术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对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土地使用效率还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和资源的长期利用。

1.土地复垦技术

1.1现代土地复垦技术的应用

现代土地复垦技术涵盖了一系列创新方法用于改善被退化或污染的土地以便重新将其纳入生产或自然状态中,这些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土壤淋洗和土壤稳定化等。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处理能力来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特别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如石油和某些重金属,化学修复则涉及添加化学试剂以中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土壤淋洗通过添加水或溶剂来溶解土壤中的污染物然后将其抽出处理,土壤稳定化技术通过添加结合剂来物理或化学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减少其环境危害。

1.2土地复垦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土地复垦的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是确保土地复垦项目成功的核心环节,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初步的环境评估,还包括复垦前后的土壤和水质监测以及长期的生态恢复监测。环境评估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土地污染的具体程度和类型,这一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复垦技术和方法至关重要,接下来土壤和水质监测工作确保复垦措施能够达到预定的环保标准,监测数据帮助管理者了解复垦活动是否引入了新的环境问题或者是否存在控制不当的风险。长期的生态恢复监测关注于复垦土地上的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或者是否能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管理的平衡状态,这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回复情况、土壤生态功能的恢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建情况进行持续观察,这些综合性的评估活动不仅提高了土地复垦项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确保了复垦工作在长远中既有效又能符合环境保护的目标。

2.土壤改良技术

2.1生物与非生物土壤改良方法

(1)生物土壤改良方法:生物土壤改良方法主要依靠生物过程和有机物添加来增强土壤质量和生育力,常见的生物方法包括使用覆盖作物、绿肥和堆肥覆盖作物如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固氮作用自然地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同时其根系结构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透气性。绿肥作物在翻入土壤前切割并埋入土中其分解过程释放养分丰富土壤,堆肥的添加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有机物还帮助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这些微生物是维持土壤健康不可或缺的。

(2)非生物土壤改良方法:非生物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手段,例如石灰化、砂质改良和排水改善,石灰化用于调整土壤pH值,特别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砂质改良主要用于提高重粘土质土壤的排水能力和根部透气性,排水系统的安装则是解决水分过多导致的土壤厌氧状况,这对于防止根部病害及提升根部呼吸非常关键。

2.2土壤改良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土壤改良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通过上述的生物和非生物改良方法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养分可用性和根部健康,从而直接提升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例如覆盖作物和绿肥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土壤的氮含量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这些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作物可吸收的形式。同样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如通过砂质改良和排水系统安装能有效防止根部疾病,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土壤改良还有助于增强作物对环境压力的抵抗力,包括干旱、病害和害虫侵扰。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能更好地支持有益微生物的生存,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帮助作物抵御病害和害虫,因此投资于土壤改良不仅提升了农田的生产力,还提高了农业系统的整体可持续性和生态健康。

3.生态恢复技术

3.1湿地恢复与管理技术

湿地恢复技术旨在修复和再生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些技术包括水文恢复、植被重建以及污染物移除,水文恢复是湿地恢复的基石其目的是恢复湿地的原始水流模式和水位,这通常通过重塑地形、移除排水系统或修建水坝来实现,例如在一些过度开发的湿地区域重建天然水道和水池可以有效地复原水文条件,从而为湿地植物和动物提供所需的生态条件。植被重建则涉及种植本地植物和移除入侵种,这有助于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必要的生态功能,如栖息地提供、水质净化和碳储存,植被恢复工作通常伴随着持续的维护和监测确保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性。针对受污染的湿地,污染物移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可能涉及机械清除底泥中的有害物质或使用生物修复技术降解和稳定化这些污染物,成功的污染物移除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3.2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关注于重建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这包括自然再生和人工干预两种主要方法,自然再生依赖于自然界的种子库和周边健康森林的种子扩散能力,适用于那些退化程度较低且自然恢复潜力较高的地区。自然再生的优势在于其成本效益高能够利用现有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力,但这种方法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见效。在人为干预方面重点是选择适当的本地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以加速森林恢复过程,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的即刻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在那些严重退化的地区。森林管理策略如减少或重定向人类活动的干扰、控制入侵物种和采用火管理策略(如有控制的燃烧)是恢复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森林恢复还是维持森林健康所必需的持续活动。减少人类干预可以避免森林过度采伐和地面侵蚀,而有效的入侵物种控制则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采用有控制的燃烧可以模拟自然火灾的生态效应帮助一些依赖火灾才能繁殖的植物种类更新其种群。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恢复和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施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快速恢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还能增强森林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压力的抵抗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结束语:

通过综合土地工程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可以明显看到技术进步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论文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以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翟兴华,邓少平.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设计和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47(02):129-131+134.

[2]刘清华.土地工程技术在农村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2):98-100.

[3]陈启平.土地整治工程复核测绘技术设计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23,44(02):85-89+1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